驯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布封论风格,你了解多少东川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s://m.39.net/disease/a_6195089.html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曾任皇家花园总管,爱好自然科学,凭借其耗时40年时间完成的36卷博物志《自然史》而闻名,内容涵盖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是一部详细阐释、论述自然界的巨作。本文为布封入职法兰西学院院士的入职演说《论风格》,至今仍被视作是一篇有关文学理论的重要文章,此文中,布封用词精准犀利,对“风格”的形成、表现与影响的探讨深入而到位,其名言“风格乃是人本身”便出自这席入职演说。本文收录于《自然史》中译本,已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1

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利用语言的力量支配他人。然而只有在开明的年代,我们才写得好和说得好。真正的论战意味着锻炼天资和培养才智。它与“说”这种自然的能力截然不同,它是一种品质,只有那些拥有强烈的激情、灵活的器官和灵敏的想象的人才具备。这些人感知深刻,对痛苦也很敏感,他们的这个特点十分明显;通过一种纯粹无意识的表现,他们把热情和感情传递给他人。这是身体与身体的对话;所有的动作和手势都在协助和发挥作用。什么才能感动和吸引大众?什么才能撼动和说服其他大多数人?是或激烈或哀婉的语调,生动和频繁的手势,快速和铿锵的话语?但是少数想法坚定、品位高雅和感觉细腻的人,就像你们,是不太在意语调、手势和空虚的词汇的;你们需要的是内容、想法和理性;需要的是把它们表达、区别、整理出来;仅仅塞住耳朵,填满眼睛是不够的;需要在与精神的交流中刺激灵魂、触动心灵。

风格就是置于思想中的秩序和行动。如果我们把它们紧密地衔接起来,把它们束紧,风格就变得简洁有力;如果我们让它们彼此散漫地,仅靠词汇连接在一起,那么无论它们本身多么优雅,风格也会显得冗长、松散和拖沓。

但是在寻找我们表达思想的逻辑前,我们需要整理出一个更广义、更稳固的思路,只允许最直观的景象和最主要的观点进入其中:我们在初步给它们定位的过程中,主题逐渐显现,范围逐渐清晰;我们在不停回顾初期的思路的过程中,确定了主要观点间准确的停顿,从而构思了一些次要的和平庸的想法,来填补这些间隔。凭借天资,我们真实地重现了所有普遍的和特殊的想法;凭借精密的判断力,我们将区别生动的观点与贫瘠的想法;凭借写作的爱好赋予我们的洞察力,我们将提前判断思维的所有活动的结果。无论主题宽泛还是复杂,我们总是很难一眼看透,或者通过一时的努力就彻底深入这个主题;即便我们思来想去,也未必能抓住其中的所有关系。因此我们在此处不用过分费神;唯一的办法是增强、开拓和提升我们的思想:我们越是通过思考赋予我们的想法越多的内涵和力量,我们就越容易通过表达实现它们。

这个层次还不是风格,但这是风格的基础;它支持风格,引导它,协调它的动作,规范它的行为;否则,最好的作家也会茫然失措,也会下笔无序,唐突地描绘出不规则的线条和不协调的轮廓。无论他使用的色彩多么鲜艳,无论他在细节中体现了多少美感,由于总体的突兀或者缺少表现的力度,作品还是无法成形。我们在欣赏作者的思想时,不免会怀疑他是否缺少一些天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出现了一些作家,虽然他们说得很精彩,却写得很糟糕;还有一些人沉湎于自我的奇思妙想之中,选择了自我不能驾驭的笔调;再有一些人害怕失去自己孤立的、转瞬即逝的想法,于是在不同时间写下一些片段,这些片段除非用强力,否则无法连接起来;总之,如此多的作品都是相关片段的拼接,几乎没有一气呵成之作。

然而所有的主题都是合而为一的,无论它有多么的宽泛,它都可以被囊括在一次讲话中;间隔、停顿、章节只不过服务于讨论不同主题之用;当我们需要讨论宏大的、复杂的和不对称的事物时,我们的智慧之路就被数不清的障碍所阻隔,被意外的情势所限制;大量的间隔,不仅没有使作品更加稳固,反而损害了整体性。书看起来似乎更清楚了,但是作者的意图反而模糊了;它无法给读者的精神施加影响,甚至只能通过连贯的思路、和谐的想法、逐步的推进、不断的深入、统一的行动打破或者弱化所有的间隔。

为什么《自然史》如此的完美呢?因为每一卷都是一个整体永远依附于这个层面;它静静地培育万物;用独一无二的本领去制作所有生物的雏形;它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地打磨它、完善它。作品令我们震惊,但是事实上是作品承载的神迹打动了我们。人类的思想只有在被经验和思考滋养后,才能开始生产,否则它什么也创造不出。它的学识是生产的萌芽;它在行进和工作中模仿大自然。如果它能通过思考那些最高尚的真理而提升,它能把这些真理聚合起来、连接起来,通过思考将其合而为一,形成体系,那么它将在不可撼动的基础上建立起不朽之作。

2

由于缺少计划,缺少对目标充分的思考,一个有思想的人也会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处开始动笔:他同时有无数个想法,但由于他没有把它们加以比较和梳理,因此无法决定保留哪些,舍弃哪些;他因此处于这种尴尬中。但是只要他制定一个计划,只要他把所有关于主题的核心思想收集起来,按顺序整理,他就会很容易发现动笔的时机,就会感到精神创作的成熟点到来了,此时他将迫切地渴望实现他的创作,并在写作中只感受到快乐;想法轻松地流淌出来,风格变得自然和轻灵;快乐促生了热情,这种热情蔓延开来,赋予每一个词句以生命;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生机勃勃;笔调升华了,描述的对象鲜活起来,情感与智慧交融,强化了它,延伸了它,使其贯穿我们思维的始终,风格因此变得精彩和鲜明起来。

什么也不能反对这股热情,除了到处描画醒目的线条的渴望;什么也不能反对智慧之光,它形成了一个光圈,在文章中均匀地四散开来,除了我们观察到的,词与词的撞击中产生的闪光。这些闪光让我们一时头晕目眩,随后又让我们陷入了黑暗中。这是一些只有经历碰撞才能闪光的思想,我们只表现了它们的一面,隐蔽了所有其他面;通常来说,我们选择的面是一个尖角,在此尖角之上,我们的思想越远离这些宏大的方面,——

在这些宏大的方面之下是常识在习惯性地思考问题——我们越能轻易地表现思想。

什么也不能反对真正的论战,除了细致地思考,追求轻松的、灵巧的和变化的想法,这些想法就像金属薄片,在失去韧性后就会破裂;同样,我们越是在文章中表现精细的、耀眼的思想,我们的文章就越缺少精神气、智慧、热情和风格,除非思想本身就是主题的基础,或者作家除了享乐没有其他目的。因此描述小东西的艺术比描述大东西的艺术更困难。

什么也不能反对大自然美丽的天性,除了我们为了用特殊的或者华丽的方式表达普通寻常的东西时自寻的痛苦。什么也不能再让作家黯然失色了。

对这些作家,我远谈不上欣赏,而是同情他们花费了如此多的时间去创作新的音节组合,只为了说出大家都在说的内容。这个缺陷是虽被培育、却仍旧贫瘠的思想的缺陷;他们有丰富的词汇,但是没有思想;因此他们在文字上大做文章,对词句排列组合,就以为综合了想法;他们扭转词义、糟蹋语言时,还自以为提炼了语言。这些作家没有一点风格,或者我们可以说他们有的只是风格的影子:风格是雕刻思想,他们只知道描画词汇。

3

要想写得好,需要充分掌握主题,需要深入思想,看清思想的顺序,使之形成一个系列,一个连续的脉络,其中的每一点代表一个想法;当我们拿起笔时,应该顺着第一笔一直写下去,不能使其互相背离,也不能过分不均地施压,而是让它按照其规定的范围决定的轨迹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风格的严肃性,协调它的速度,使风格成为一个统一体。只有这样才足以使风格变得准确、简单、平衡、清晰、生动和连贯。风格要想变得高雅,还要遵循智慧决定的第一规则,即在表达时加入细致、品位和严谨;在命名事物时只使用最普遍的称谓。如果我们再加上对肤浅的怀疑,对外表光鲜的事物的蔑视,对模糊不清和玩笑话的厌恶,风格将变得庄重,甚至雄伟。最后如果我们能够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写,如果我们能够被我们试图去证明的内容说服,那么这样的良好信念,惠及了他人,也诞生了真正的风格,将使风格发挥它的效力;只要这种内心的信念不是狂热的激情,而且处处都是纯真比信心多,理性比热情多。

作者:乔治·布封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原作名:NaturalHistory译者:沈玉友出版年:-6-1页数:装帧:平装ISBN:4

《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由动物史、植物史、矿物史、人类史、地球形成史五个部分构成。在描写动物时,布封带着亲切的感情,通过拟人手法为它们画像,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如善良可爱的小松鼠、温和憨厚的大象、相亲相爱的鸽子等;在论述矿物时,布封通过观察大地、山脉、河川、海洋,寻求地面变迁的根源,为现代地质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研究物种起源时,布封提倡“生物转变论”,指出环境、气候、食物等外在因素会让生物发生变异,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进化论。

布封在书中列举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进行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阐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目录:

第一编动物

第一章家畜和家禽

第一节马

第二节驴

第三节牛

第四节羊

第五节猪

第六节狗

第七节猫

第八节鸡

第二章野兽

第一节鹿和狍子

第二节兔

第三节狼和狐狸

第四节獾、松貂、白鼬

第五节鼠

第六节刺猬

第七节河狸

第八节狮子和老虎

第九节豺和熊

第十节大象

第十一节犀牛

第十二节骆驼

第十三节斑马、驼鹿与驯鹿

第十四节羚羊

第十五节河马和貘

第十六节羊驼和小羊驼

第十七节树懒和猴子

第三章飞禽

第一节鹰和秃鹫

第二节鸢与、伯劳、猫头鹰

第三节鸽子、麻雀

第四节金丝雀、莺、红喉雀

第五节南美鹤

第六节鹡鸰和鹪鹩

第七节蜂鸟

第八节翠鸟和鹦鹉

第九节啄木鸟

第十节鹳和鹭

第十一节鹤、野雁、野鸭

第十二节山鹬

第十三节凤头麦鸡和鸻

第十四节土秧鸡

第十五节鹈鹕

第十六节军舰鸟

第十七节天鹅和鹅

第十八节孔雀

第十九节山鹑和幼鹑

第二十节嘲鸫

第二十一节夜莺和戴菊莺

第二十二节燕子

第二十三节雨燕

第二编植物

第一章植物的概念和种类

第一节植物的细胞

第二节植物的组织和器官

第二章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第一节光合作用

第二节蒸腾作用

第三章藻类植物

第一节蓝藻门和红藻门

第二节甲藻门、紫菜、轮藻门

第三节绿藻门

第四节褐藻门

第四章苔藓植物

第一节苔藓植物的结构和生殖

第二节地钱、葫芦藓、金鱼藻

第三节真菌类植物

第五章蕨类植物

第一节蕨类植物的特征和结构

第二节桫椤和铁线蕨

第三节鳞木和鹿角蕨

第六章裸子植物

第一节裸子植物的形态

第二节裸子植物的代表植物

第七章被子植物

第一节根

第二节茎

第三节叶

第四节花

第五节果实

第六节种子

第八章森林

第一节热带雨林

第二节药用植物

第三节油料作物

第四节香料植物

第五节糖料植物

第六节粮食作物

第七节纤维作物

第三编矿物

第一章自然元素矿物

第一节金、银、铜、铂

第二节砷和锑

第三节硫、金刚石、石墨

第二章硫化物和硫酸矿物

第一节方铅矿和辰砂

第二节闪锌矿、硫镉矿、辉锑矿

第三节斑铜矿、黄铜矿、辉铜矿

第四节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铁矿

第五节脆银矿、深红银矿、车轮矿

第六节黝铜矿和砷黝铜矿

第三章卤化物

第一节石盐、钾石盐、氯银矿

第二节光卤石、冰晶石、萤石

第四章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第一节尖晶石、红锌矿、赤铜矿

第二节磁铁矿、钛铁矿、赤铁矿

第三节红宝石和蓝宝石

第四节水镁石、褐铁矿、水锰矿

第五章碳酸盐、硝酸盐、硼酸盐

第一节文石、方解石、白云石

第二节孔雀石、蓝铜矿、钠硝石

第三节硬硼酸钙石、钠硼解石、四水硼砂

第六章硫酸盐、铬酸盐、钼酸盐、钨酸盐

第一节石膏、天青石、硬石膏

第二节重晶石、胆矾、明矾石

第三节杂卤石、青铅矿、绒铜矿

第四节铬铅矿和钼铅矿

第五节黑钨矿和白钨矿

第七章磷酸盐、砷酸盐、钒酸盐

第一节天蓝石、蓝铁矿、独居石

第二节绿松石、银星石、磷灰石

第三节水砷锌矿、光线矿、钴华

第四节砷铅矿、橄榄铜矿、臭葱石

第五节钒钾轴矿、钒铜矿、钒铅矿

第八章硅酸盐

第一节橄榄石、硅镁石类、黄玉

第二节十字石、硬绿泥石、红柱石

第三节蓝晶石、蓝线石、蓝柱石

第四节异极矿、符山石、绿柱石

第五节电气石、黑柱石、斧石

第六节锂辉石、硬玉、阳起石

第七节针钠钙石、硅灰石、柱星叶石

第八节白云母、锂云母、黑云母

第九节中长石、奥长石、培斜长石

第十节青金石、白榴石、方柱石

第四编人类

第一章人的一生

第一节童年

第二节成年

第三节老年和死亡

第二章恶劣的习俗迫使人类的本性丧失

第一节对男性的迫害——割礼

第二节女性的枷锁——贞操

第三节习俗对女性的压制

第三章论人

第一节人的表情

第二节人的本性

第三节人的双重性

第四章人的感觉

第一节第一个人谈论自己最初的感受

第二节感觉的产生及传递

第三节幸福——对长寿的体验

第四节快乐和痛苦

第五章论梦

第一节梦:模糊的回忆

第二节梦和想象

第六章人类的社会

第一节野蛮人和社会

第二节社会的形成

第七章人的优越性

第一节人类与兽类的不同

第二节人力改造自然

第五编自然的世代

第一章地球及其组成

第一节自然的分类

第二节地球

第三节海洋和沙漠

第二章自然的各个世代

第一节宇宙的发展

第二节洪荒时代

第三节最古老的物种

第四节洋流和火山对地形的影响

第五节初民生活

第六节科学与和平

附:布封的进化观

第一节物种退化

第二节飞虫社会质疑

述评:学术界对布封的评价

第一节布封和《自然史》

第二节布封的进化论思想

因此,我在阅读你们的作品时,似乎是你们在和我说话,在教育我;我的灵魂贪婪地吸收着智慧的神谕,希望飞跃,提升到你们的高度,这会是徒劳吗?这些规则,你们还说,不能代替天资;如果没有天资的话,那么它们将是无用的:写得好,就是想得好,感觉得好,表达得好;就是能够同时拥有思想、灵魂和品位;风格意味着所有才智的聚合和练习。想法只是风格的基础;语言的和谐不过是附属品,只取决于器官的灵敏度。我们只需一点耳力去避免杂音,通过阅读诗歌和演说去锻炼和完善灵敏度,我们就能无意识地模仿诗歌的韵律和演说的技巧。然而模仿从来造不出新东西,同样,词汇的和谐既成不了风格的基础,也成不了它的笔调,只是经常出现在缺乏思想的文章中。

笔调是风格与主题本质的契合;它不应是勉强的,它应该是自然而然从事物的基础中萌生出来的,极大地取决于将承载我们的思想的一个关键点。如果我们提高到讨论最普遍的事物,如果对象本身是伟大的,那么笔调似乎也要提到这个高度(本文由慧田哲学推送);如果我们把笔调提到这个高度,才智充分赋予每一个对象强烈的智慧之光,如果我们能够给生命的能量添上斑斓的色彩,总而言之,如果我们能用生动的和准确的图像来代表每一个想法,每一系列的想法再组成一幅和谐的、生动的图画,那么笔调就不仅是提升了,而是升华了。

在这里,应用比规则更重要,实例比告诫更有教育意义,但是由于我不能引用那些我在阅读你们的作品时,常常使我心荡神驰的片段。我只能勉强满足于抒发对这些作品的感想。这些出色的作品将是流传后世的作品:它们包含的知识的数量、事物的特殊性、发现的新奇都不是其不朽的确实保障。如果包含了以上元素的这些作品只考虑小目标,如果它们既没有品位,又不高雅,甚至缺少智慧,那么它们终究死路一条,因为这些知识、事实和发现能够被更灵巧的双手轻易地拿走、移动和使用。这些东西是身外之物,风格乃是人本身,风格不能被拿走、移动和变化:如果它高尚、优雅、尊贵,作者将同样受到万世瞩目。因为只有真理能够持久甚至永恒。或者说,好的风格实际上就是它表现出的无数的真理。其中所有这些才智的美,所有这些关系既是真实的又是实用的,相比那些成为主题的基础而言,可能对于人类思想更有价值。

这种尊贵只能存在于重大的主题中。诗歌、历史和哲学都拥有同样的目标,一个特别重大的目标——人和自然。哲学描述和描绘自然;诗歌刻画和美化自然,它同样描绘人类,它放大人,强调人,创造英雄和神灵;历史只能描绘人,按照事实来描绘人;因此历史学家的笔调只有在其描绘最伟大的人物时,在展现最伟大的行动、最重大的运动、最浩大的革命时,才变得高贵,况且它只需要变得严肃和庄重。哲学家的笔调,只要谈论起自然法则、生物体、空间、物质、发展和时间、灵魂、人类思想、感情、激情时,就会变得高尚。除此以外,它只需高贵和优雅。但是演说家和诗人的笔调,只要主题是重大的,总是表现得高尚,因为他们是在主题的伟大中加入色彩、动感和令人愉悦的幻想的大师;因为他们总是在描绘和放大对象前,用尽所有的力气,铺展最广的智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