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写的是被现代文明介入的鄂温克民族百年民族悲歌,读的时候觉得有点《百年孤独》的味道,时间跨度同为一百年,众多的人物及家族关系,一代一代人出生、繁衍与死亡,区别于我们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异域民族,带点离奇并魔幻的故事,强悍奔放直率的男男女女,母亲父亲,兄弟姐妹,真的很百年孤独。之前对这个民族了解不多,只知道是一个古老的、也许快要消失的少数民族部落。读完这本书,对这个民族有了一些了解,也许这就是作者的意图。鄂温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这本书里有鄂温克人关于狩猎、与驯鹿为伴、族群搬迁、信奉萨满教等一些民族文化,仿佛走进遥远的大兴安岭深山老林,感受原始的人与自然与生命交织的灵性。想必迟子建老师做了很多功课,书写的很流畅,很饱满,特别适合夏天读,字里行间散发着河水、清风和高山的凉爽感。鄂温克族的祖先居住在贝加尔湖畔,他们能歌善舞、喜欢吃肉、与驯鹿为伴、不断迁徙。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介入和影响以及森林植被的被破坏,在迟子建老师的跋中也提到,这个古老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变化。鄂温克人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几千年,那么多属于他们那个民族的宝贝,希楞柱、撮罗子、桦皮船,个个都是他们运用聪明才智发明出来的珍贵宝物。他们敬畏自然,与自然和平相处,如果不受到外来者的打扰和开发,他们就是活在大山中的。每一个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荒僻偏远地区,被称为少数民族,但他们创造出来的、积淀出来的文化及文明成果同样是珍贵的,应该受到保护的。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他们。如今被人们遗忘的东西太多了,也许大部分都没有被知道、被了解过,即便他们是曾经真实存在的。迟子建老师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作为一位女性作家,我觉得她的文字很有灵性,很温柔。她的修辞、比喻和描写水平很高,读她的小说,经常会被某段话或者某个句子打动。“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地被晒得弯了腰了”、“神鼓很快就被桦树皮覆盖了,好像老天对着它下了场鹅毛大雪”、“我发现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读书的时候,一直在想陈鸿宇的那首《额尔古纳》,额尔古纳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是奉献的意思,蒙古语里面有些给山、河命名的名字特别好听。小说里面人物的名字也很好听,只是他们的故事都太悲惨,一直与死亡有关。“如果我们把生活着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比喻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的话,那么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纵横交错的血管,而它的骨骼就是由众多山峦构成的,那些山峦属于大兴安岭山脉”——这是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对大兴安岭一直很好奇,有机会想去看看。去额尔古纳河右岸,进一家鄂温克人的希楞柱里吃狍子肉干,喝鹿奶,围着篝火,看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