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欧,可能大家熟知的就是「北极光」,和「凛冬」。但在北极地区,有这样一个原住民的部落,生活在这里的人被称为「萨米人」。在如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还在按照传统的游牧方式生活的人已非常少见,而萨米人就是其中之一。萨米人自打出生那一刻起,就和驯鹿紧紧相连。他们倚靠驯鹿而生,吃鹿肉,穿鹿皮制成的衣服和鞋保暖,宰杀驯鹿进行交易,进而养家糊口......他们会以家庭成员为单位,带着鹿群进行大规模迁徙的生活。有一部BBC拍摄的名为《驯鹿少女》的纪录片,记录的正是一个萨米人家庭带着驯鹿迁徙的游牧生活。住在挪威极地的现代萨米尔人小镇上的艾莉一家,正打算开始一场长达公里的旅程。他们在驯鹿产仔前,带着大批驯鹿赶往北极圈外的一座名为阿诺亚小岛的牧场。在那里,驯鹿能够得到很好的安置,并顺利生下鹿仔。▲纪录片《驯鹿少女》剧照,图源:网络一家人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通力合作,在极地零下几十度的环境当中,沿着萨米人迁徙时都会走的这条漫长的路线,一路走走停停,经过雪地,公路,湖泊,山脉,最终将一大批驯鹿分批次赶入一艘改装而成的汽车渡轮,运往小岛。近些年来,因为遭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北极圈的动物和人类一样,饱受其害。很多生活在北极圈的动物大批量死亡,驯鹿也在其列。萨米人的生活也因此不得不改变。在纪录片中,驯鹿的女主人公说,当她踏上漫长旅途的时候,总会哼唱萨米人的传统的歌,这种被称为尤伊克(Yoik)的歌,是唱给大地,雪山,和动物的。“当你唱歌的时候,时间不再漫长,路途不再遥远”。但愿,那些在北极圈沉睡不醒的生灵,在听到这些美妙动听的歌声之时,能够不再悲伤,不再愤怒,安然地进入下一个冬天。拉普兰指北极圈以北,从挪威、瑞典、芬兰北部延伸到俄罗斯西北角的地方,它号称“欧洲最后一块净土”。住在拉普兰的人,就是拉普人(Lapps)——他们在这块净土上已经生活了几千年,不过,他们自称萨米人(Sami)。和格陵兰的因纽特人一样,萨米人是欧洲最后的土著民族。萨米人有约7.5万人,其中,在挪威生活的萨米人数量最多,有4万多人;其次是瑞典,有1.5万到2.5万人;芬兰则有约人。传统的萨米放牧人住在帐篷或草房里,以5、6个家庭为单位带著鹿群迁移,一路上靠狩猎和打渔来补充食物。然而这种游牧生活现在已消失。传统萨米人的生活几乎全仰赖驯鹿。正因为驯鹿如此重要,在萨米语中,关于驯鹿的词汇就有四百多个。有作者在描述萨米人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假如世界是由一种动物——驯鹿构成的,他们可能会很满意,因为驯鹿可以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他们猎取它、食用它、无休止地谈论它,甚至做梦都梦见它。在很久以前,他们就把天堂想象成有无数驯鹿的地方。”——《新周刊》生命中的光
需要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