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谁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偶像 [复制链接]

1#

我常想,那一天,人类究竟是抱着怎样一种心情,竖立起他们的偶像的呢?

在靠近西伯利亚边缘的城市,俄罗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博物馆里,人类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木雕,同时也是最古老的仪式艺术品,正居高临下地注视着略有些不知所措的现代参观者。

科学家通过加速器质谱,准确测出它诞生于年前——这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表明它比古埃及的金字塔或英国的巨石阵年长一倍有余!那时人类几乎刚刚进入新石器时代,而整个石器时代,除了这个被称作“志吉尔偶像”(ShigirIdol)的高个子外,没有任何木雕得以保留。

志吉尔偶像的确高,身长近三米,身形苗条,长着个泪滴形状的小脑袋,后脑勺光滑得像个瓢,方正的鼻子两侧是两只微微凹下的眼睛,嘴巴则是个圆圆的小洞,无论它是在唱歌还是发号施令,都显示出某种毋庸置疑的权威。

下方细长的身体上刻满几何图案,之字形人字形都有,等等……好像还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夹杂其间!细看原来是八张人脸,身前身后都有,如同梦境般从木头上浮现出来。

让我们想象一下年前。

那时,最后一个冰河期接近尾声,气候经历剧烈变化,欧亚大陆北部的广阔冰原上,最初的森林正蓬勃扩张。两个智人小伙伴,穿着时髦的兽皮衣裳,在一棵新近砍伐倒地的百年落叶松前停下脚步,他俩属于临近的狩猎-采集部落,通过每天接触的动物与植被,他们深切感受到四周环境的变化,一种莫名的情绪在心中流淌。

与此同时,欧洲南部、近地中海一带的智人兄弟们正在创作杰出的写实艺术作品。南方苔原上没有高大入云的树木,于是南方兄弟在岩洞内壁绘制栩栩如生的野牛野马(画完一幅往往还会按上个手印),或者直接在大岩石上刻画野牛野马的轮廓;一位机智的南方兄弟甚至用猛犸象牙刻出了一前一后两头游泳的驯鹿……

这些石头的、象牙的艺术品,被一万年后的人类发现,其中有几位便自以为是地推断:“哎,还是南方人聪明,北方人连点儿艺术创作都没有!”

当然不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北方智人就地取材,用的是木头,他们或许也有过大量写实的作品,比如木头海狸,可惜都已在漫漫岁月中被侵蚀得了无踪迹。

然而这一天,驻足于粗壮的落叶松前,两个小伙伴想表达一些不同的东西。他们或许因为最近狩猎、采摘收获颇丰而满怀感恩与欣喜,或许与之相反而沮丧甚至恐惧,环境巨轮的裹挟让他们多少有些身不由己,在他们粗糙的语言能够完全描述之前,他们已经在心中构建起一个更强大的存在,而现在,他们要用能够看到、触摸到的材料把这个存在化为实体。

两个小伙伴随身携带了工具,包括两把打磨得很细致的石斧,还有一个用海狸下颌(保留了全部牙齿)制成的凿子,他们蹲下,刨啊凿啊,凿下一整条长长的木板,带回部落,继续精雕细刻的木工活儿,跟杰佩托爸爸制作匹诺曹似的,直到小脑袋出现,小脑袋上的五官出现,身体也成形,他们才开始细致地刻下图案……

写实的图案所无法表达的,他们用抽象的符号来表达——这些符号和人脸里所倾注的,是祖先的灵*?是创世的传说?是天空或者大地,还是其它某种伟岸神秘的神灵?

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确定:它并不是匹诺曹,它的诞生是用来崇拜的。

这位高个子木雕先是立在一个石头底座上,这样一来它就更高了,可以说是一根图腾柱,同时充当着地标的角色,让其余狩猎-采集部落的成员也能远远一眼就看到它,或者前来,或者避开。

在底座上待了几十年后,一个下盘不稳,木雕一头栽进湖中,接着湖也消失了,湖底淤泥紧紧包裹木雕,如同时间胶囊,带它安然度过一万多年,直到19世纪中期,拥有这片沼泽(沼泽的名字就是志吉尔)的伯爵命令工人掘地寻找金矿,工人们掘到了碎成十来片的木雕……

木雕被重新拼接好,当时的学者认定它至多不过数千岁,直到21世纪科学家才发现它比哥贝利克石阵带有人形的图腾柱还古老,二者之间却又隐约有相似之处——哥贝利克石阵位于土耳其,是人类最古老的庙宇。

偶像就这样在地球的四面八方诞生了,从那以后到现在,人类从没有停止过塑造偶像。

古埃及那些辉煌的神庙,石柱上刻满令人眼花缭乱的繁复图案,神庙深处最神圣的神龛便是偶像的栖身之所:它们是一些小小的神像,高约50厘米,分管不同的季节仪式。古埃及人相信神拥有*金皮肤、青金石头发,因此这些神像都用*金制成或覆盖金箔,头发里则嵌有青金石。它们必须经过复杂的“开口”仪式(木乃伊也要经过这种仪式)才能成为偶像(不再是普通神像),才能应用于仪式,因为开口之后,神的灵*就可以畅通无阻、居住其间了。

与埃及隔海相望的希腊自然也有偶像。我第一次在卢浮宫看到基克拉泽斯雕像,觉得实在有趣:一个椭圆形脑袋加一个三角形鼻子,就构成了一个爱琴文明的偶像,谁能想到近五千年前会有这么简洁、抽象的艺术作品?基克拉泽斯岛出土的大多数雕像都是有身体的(卢浮宫的这个身体丢了),且大多数是女性,拥有永恒而神秘的美感,聚集于考古学家所认为的圣所。再往后到古希腊文明,偶像成为我们熟悉的模样:无论雅典卫城的雅典娜神像,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还是罗德岛的赫利俄斯神像,都巨大而华丽,后两者位于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列。

基克拉泽斯雕像

/

再往后,距今多年的古蜀国,大家一定知道,也是非常喜爱偶像的。那正是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鼎盛时期,古蜀国人用青铜制作了许许多多大鼻子大眼睛的人像,比如身材颀长的立人,身着窄袖燕尾服,头戴莲花般的头饰,两只大手空握拳,极有可能抱着一根粗大的象牙,考古学家们说它大概率是祖先神。同时期中原地区的商,虽然也祭祀祖先与*神,会使用小型玉器,但并不搞偶像崇拜,与古蜀国直接用形象表达有很大不同。当然,古蜀国同样有受到中原影响的铜尊铜罍,多元一体,多么美好的共存。

三星堆大立人

/

在南太平洋的复活节岛,我们看到,偶像可以如此憨态可掬。岛上居民是最强的水手,驾驶独木舟穿梭在无垠的洋面上,他们大约从未超过1万5千人,却在公元至年的数百年间,开采、雕琢、竖起了一千来座巨型石像——它们是用来给先人灵*居住的躯壳,先人可以时常前来拜访或居住。我多想也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靠近那几乎是最后被人类永久定居的岛屿,远远看到千位阔嘴大肚巨人所排成的庄严直线,那该是多么非同凡响的体验……

让我们回到年前。

那一天,智人小伙伴终于把完工的木雕安放在底座上时,绝对不会想到,日后自己的后代会塑造出那么多不同材质、不同形象、不同含义的偶像,甚至连人自己都可以被塑造成偶像,但是那一天,他们的大脑已经足以展开磅礴的想象,他们的双手也足以为这种想象赋形——不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和其它生物的形象创造了神。

偶像由此获得了生命,从此承载人类种种复杂的情感:崇敬,期盼,渴求,畏惧……将情感寄托于偶像,这是唯有人类才会做的事。

那真是人类进化史上奇迹般的一天。

原载于三联《少年》年粉期:

《谁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偶像?》

往期链接:

-《中国的神都去哪儿了?》

-《这些年来漫画所教给我的友谊》

邹凡凡,旅法作家,学者,少儿通识教育专家。先后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巴黎私立高等应用商业学校,在巴黎索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代表作:“奇域笔记”系列,“写给孩子的名人传”系列,“秘密之旅”系列,“改变一生的博物馆之旅”电视系列片,《小王子》等译著。作品获桂冠童书、冰心儿童图书奖、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并多次入选“爱阅童书”、亲近母语分级阅读等权威书单,入选百班千人、班班有读等知名阅读推广平台的共读书目。

扶萝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