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驯鹿文化何处寻评我是中国的孩子驯鹿精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分型治疗 http://m.39.net/news/a_6185383.html

在一个孩子眼里,民族意味着什么?

在一个民族眼里,世界是什么模样?

纪录片:我是中国的孩子

读一本童书,漫游世界

大型民族题材儿童纪录片同名图书

《我是中国的孩子:驯鹿精灵娜思塔》

图书简介

《我是中国的孩子:驯鹿精灵娜思塔》是以同名纪录片为素材改写的图书,作者陈观梅在书中讲述了鄂温克族女孩娜思塔的个人经历、与鹿的不解之缘以及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与娱乐活动,通过描绘鄂温克族女孩的日常生活,生动活泼地展现了鄂温克族的民族特色与勤劳勇敢、热爱自由的民族性格,让读者真切感知和触摸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图书内容

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林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他们是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故事便围绕着主人公娜思塔与驯鹿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展开。

第一部分讲述的是娜思塔与驯鹿之间的故事。“住在山林中的人——鄂温克族人”对于驯鹿的喜爱不言而喻,作为“森林之舟”的驯鹿在鄂温克族人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的时候,鄂温克族儿童就与驯鹿产生了不可分离的羁绊关系,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和勇敢、热爱自由的民族性格在山林的狩猎生活和与驯鹿的互动中构建。娜思塔作为典型的鄂温克族儿童,从小与父母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喂养驯鹿、跟驯鹿一起玩耍是她最喜欢的事情,“抠耳朵”“*脸儿”“歪鼻子”是她为家中喜爱的驯鹿起的名字。

书中记叙了娜思塔给驯鹿喂豆渣儿、每年举办“鹿王争霸赛”、母鹿怀孕生子和娜思塔精心照料驯鹿的种种细节,以及希望成为勇敢的打猎好手“莫日根”的训练,一个勤劳勇敢、身姿矫健、富有爱心和驯鹿有着亲密如朋友关系的鄂温克族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

其中,在讲述与驯鹿的故事中穿插着娜思塔参与的鄂温克族传统游戏以及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体现了鄂温克族生活在山林中代代相传的智慧与信仰。例如,驯鹿角逐鹿王,鄂温克族人通过“拉棍子”游戏比拼力气大小;如何辨认雪地上的脚印,是鄂温克人从小就会的技能,是活在山林里的本事;由驯鹿宝宝的诞生,讲述了鄂温克族人的“诞生礼”等等。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互交叉,主要讲述了娜思塔的成长故事,介绍鄂温克族传统的风俗习惯,表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和融合。娜思塔喜欢跳舞,可以在鄂温克族传统舞蹈“幹日切”和现代舞蹈拉丁舞中无缝衔接;“上课的烦恼”与“热闹又温馨的寿宴”两个章节结合娜思塔的经历,介绍了鄂温克族传统体育运动“抢银碗”,传统节日“瑟宾节”和“敖包会”的庆祝活动,以及庆祝鄂温克族春节“阿涅”的风俗习惯,生动地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但是也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居住在山林中从事打猎的鄂温克人越来越少,并且从以前随驯鹿迁徙四五天就搬一次家,到现在一年也只搬迁四五次;在太奶奶的寿宴时,娜思塔和亲戚穿着的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面料、式样和装饰等也不完全遵循旧制……在娜思塔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鄂温克族文化积淀下来的优秀内核,也可以看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印迹,驯鹿文化真的会消失吗?这是作者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

全书通过娜思塔与驯鹿的故事和娜思塔的成长故事两部分,让读者触摸到鄂温克族的风土人情,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孩子”身上得以传承。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人反思当今生态污染、物种灭绝的工业化与自然的紧张关系,重拾对于自然和生灵的敬畏之心。

本书特色

?题材新颖

不同于其他主题宏大、拍摄严肃的民族文化纪录片,《我是中国的孩子》不论是纪录片还是同名图书,都是从少数民族孩子的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来展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及风俗习惯;以孩子的视角和经历讲述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与忧愁,穿插介绍各民族的文化传承;题材新颖,令其他孩子能够通过同龄人的经历真切地感受到异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并且,孩子们未加雕琢、天真烂漫的对话和故事也给读者营造一种真实感。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加掩饰的交流和交往过程,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沉淀与现代文化的影响,也可以看到他们作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自己的幼小心灵中究竟如何看待本民族的文化。反观文化自觉意识的逐渐觉醒遇到的矛盾与冲突,对读者而言具有重新认识自我、认识文化的价值。

以孩子的日常生活为题材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同样不容忽视。一本面向儿童的读物无论在形式上如何浅显易懂,但其题材的选择才是能否受儿童喜欢、被儿童接受的重要因素。本书的受众不仅仅是儿童还有成人,完全避免了普通儿童读物幼稚化的缺点,没有以成人和儿童的地位对比持有“话语霸权”,而是以平等的态度,从儿童的视角和口吻讲述同龄人的故事,既浅显易懂又新颖有趣、易于接受。

?语言风格活泼

因为本书的受众群体是儿童和成人,所以书中对鄂温克族的风俗习惯、节日庆典和娱乐体育活动等的介绍不同于民族志写作,以一个专家和分析者、研究者的学术语言对行为进行科学描述,而是通过近距体验,以孩子的概念语言描述文化建构,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

全文的语言风格活泼、生动具体又有画面感,符合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的思维特点。不同于“伪儿童文学”故作娃娃腔的幼稚化语言,本书简单明确、通俗易懂,话语间充满了童趣,形象化的描述在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叙述中增加了可读性,贴近儿童,贴近生活。

内容评述

娜思塔问,“我们就是驯鹿民族,电视上说驯鹿文化可能以后都没有了,是说我们的驯鹿会灭绝吗?”我们也想问,在工业文明发达的今天,驯鹿会消失吗?驯鹿文化会消失吗?鄂温克族会消失吗?原始狩猎采集文化会消失吗?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并非只由汉族创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都发展了与其生计方式、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色文化,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从而使中华民族文化体系逐渐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精神,成为维系各民族情感的纽带。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发展繁荣。因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消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重大影响,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但是,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原则;二是既保护又创新的原则;三是着眼整体的原则;四是采取适当的*策与措施。

年,国家为改善鄂温克族的生活状况开始实施“敖鲁古雅生态移民”项目。而在“转产”过程中,从事狩猎采集和放养驯鹿生产方式的猎民在整个生态移民过程中是失语的;转移转产过程中,猎户生产方式的转型没有科学的调研和详细的规划,导致鄂温克族在生态移民、定居生活之后部分猎民无法适应没有猎枪、无法打猎的生活方式,出现“返贫现象”。由游牧狩猎到定居生活,采集狩猎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一旦因各种*策发生改变,它所特有的文化精髓也将逐渐与其他文化混血,甚至消亡。

不仅是生活生产方式上的冲突与变迁,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割裂也是驯鹿文化逐渐消失的原因之一。鄂温克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接受的知识和文化都是靠祖辈的言传身教而习得;而全国普及的义务教育,使鄂温克族青少年在走上成人过程中基本上脱离山林生活的氛围,家庭在语言文化、劳动技能、适应山林生产生能力等方面的传承作用也长时间中断。现代教育完全割裂传统文化,鄂温克族语言逐渐消失,年轻一代对于狩猎生活和驯鹿文化的认同感也渐趋消亡。

随着民族理论和民族*策的逐步完善,对采集狩猎社会与农耕社会的价值判断也摒弃“落后”与“先进”的概念,如今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的鄂温克猎民,是亚洲至今唯一使用驯鹿和以狩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得以保存。

从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出,鄂温克族也在努力传承、保护自身的文化。娜思塔作为一个孩子对自己鄂温克族的身份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在“中国的孩子”身上觉醒,有意识地学习民族语言,参与民族体育运动与娱乐活动,树立保护驯鹿文化的责任感。

在娜思塔的身上,我们看到她对于驯鹿的热爱,感受到民族文化传承的希望。同时,民族文化的变迁是绝对的,一味要求留存形式上的“传统”而忽略精神内涵才是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误区。鄂温克族人保留着传统文化中敬畏自然、与动物和自然和谐相处、尊老爱幼等等优秀的鄂温克族文化内核,随着一代一代的传承,在孩子的身上我们依旧可以看到这些文化特质在闪光。

结语

这本书鲜活地呈现了鄂温克族的民族特色与风情,围绕娜思塔与驯鹿的故事体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而亲密的关系,展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融汇成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让读者感受到民族文化变迁的无可奈何,但同时,“中国的孩子”身上优秀的民族文化内核以及有意识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又令读者对文化传承充满着希望。

大型民族题材儿童纪录片

《我是中国的孩子》

播\出\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