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书宴是暨南大学级汉语言文学基地班二班内部的读书会,年10月由班主任唐诗人老师提议成立。读书会成员都是“00后”大学生,旨在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阅读文学经典。读书会尤其重视文学体验,成员之间分享最真实的文学阅读感受,同时也借助讨论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和文学阅读的复杂性。
本期讨论书目:
《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迟子建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12-1
唐诗人(主持人):
很多人一谈到读经典,就想起读西方名著和古代经典,可是我觉得这不够。读当代作品,我们会感受到文学与我们自身的关系,会理解文学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时代直接相关的东西。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有感受到文学与自身关系的时候,才谈得上感兴趣和有价值。我很希望听到大家读这个小说时的真实感受,你们都是“00后”,你们的直观感受或许比你们从一些书本上所看到的解读和评价更有意思。
杨梓姗:
小说的故事其实很简单:90多年来,“我”一直生活在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同驯鹿一起踩出一道道蜿蜒曲折的小路,在广袤森林中留下一点点人类的烟火气息。“我”见过太多的人,与他们同生共息最后又送走了他们。山外的世界在这不到百年的时间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游牧生活也渐渐消失于现代化的滚滚轰鸣中,纵然生活早已千疮百孔,“我”仍静守这片山林,在亘古不变的苍翠中坐看云卷云舒。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眼于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鄂温克族人。作者并不避讳矛盾与冲突,正如月有阴晴圆缺才完整,通过这些人物和情节,我们更能看到一个完整的鄂温克民族,也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在跋中提到的鄂温克人的直率。
有人将这本书归纳为生态文学,我认为这也是很有道理的。书中描写的生活与自然紧密相关,族人们受惠于自然,同样也感激它、尊重它。无论是捕到猎物后先供奉神灵,亦或是在死后选择风葬,都表现出这一民族对自然的敬畏。我猜不到鄂温克民族与山林河流共同生活了多少年,几百或是上千年?然而这样平静的日子在百年内迅速消逝,伐木机带走了苍天古树,也带走了鄂温克人熟悉的游牧生活。我们所谓的“人类的进步”,在鄂温克人眼里是否会是“亵渎”或“叛逆”?我想作者的态度很明确,在小说的开头,“我”已坚定地说,“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除此之外,我想文中那神乎其神的萨满,同样也在警醒着我们。也许我们无法相信萨满们真有神奇的魔力,但在疑惑中我们也不免心惊,不禁重新思考我们的所作所为,以及重审我们的地位与价值。
陈李涵:
我读《额尔古纳河右岸》得到的最深切的思考,确实是关于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看一个过着游猎生活的民族是如何与自然息息相关,又如何一步步远离自然,脱离自然,就好像看一部人类如何从敬畏自然走向征服自然的史书。早期的鄂温克族就是一个深深嵌入自然里的民族。他们以自然而生,朝夕相伴的都是天边的云彩和清澈的风,驯鹿是他们最亲密的挚友,连捕获的猎物也需为他们举行风葬。他们享受着自然的馈赠,也珍视敬重自然。
而自然赠予他们生存的同时,也让他们生活得纯粹美好。他们没有太多关于利益的考量,需要思考的,好像只有林间的雨和冬天的雪。但是,当现代文明的车轮滚滚而至,这个民族中的大多数人也被卷入其中。心灵为自然腾出的空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的光怪陆离带来的浮躁和无尽烦恼。我想,初生赤子大概都有一颗向往山川湖海的心,但是钢筋楼房往往为他们的灵气筑起一座囚笼,使人眼前只见功名利禄,纸醉金迷。但自然不会,它只会像画师一样给心灵添上色彩,稚气未脱的孩童可以从自然的画作里满足好奇,成熟稳重的人可以从画作里找到智慧和深刻,绝不会让人感到迷茫和无措。
所以,《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探讨现代文明对自然的冲击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