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虽然它曾经带走了我的亲人,但我还是那么爱它。
看不到它们的眼睛,就像白天看不到太阳,夜晚看不到星星一样,会让人在心底发出叹息的。”
阅读《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主人公对驯鹿的评价,可以看出驯鹿在他们心中的位置。
是的,一代代的鄂温克人,一生都是追随着驯鹿寻觅食物,而过着迁徙游猎的生活。
驯鹿不仅是他们得以生存的动物,还是被他们认为,可以与他们平等对话的灵物。
他们爱护驯鹿,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倾心保护,互相依存。
01
驯鹿是鄂温克人的依伴
驯鹿,有着马一样的头、鹿一样的脚、驴一样的身躯和牛一样的蹄子。
它似马非马,似鹿非鹿,似驴非驴,似牛非牛,所以汉族人把它叫“四不像”。
鄂温克人看驯鹿,它既有马头的威武、鹿角的美丽,又有驴身的健壮和牛蹄的强劲。
驯鹿浑身是宝,皮毛可御寒,茸角、鹿筋、鹿鞭、鹿心血、鹿胎是名贵药材,可换来鄂温克人的生活用品。
鹿奶是他们的营养品。
驯鹿性情温顺而富有耐力,他们虽然个头大,但非常灵活,可以负载着很重的东西,轻松穿山林、越沼泽。
所以,驯鹿是他们行猎时的好帮手,把打到的猎物放到它们身上,它们就会独自把猎物安全运到营地。
搬迁时,驯鹿还是搬运工具,负载着他们吃的和用的东西,妇女、孩子以及年老体弱的人还要骑乘它。
所以,鄂温克人把驯鹿作为上天对他们的恩赐,终生与驯鹿相依为命,追随驯鹿喜欢的食物而迁徙和游猎为生。
驯鹿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人过多地饲养。
它们总是自己寻找食物,森林就是他们的粮仓。
它们除了吃苔藓和石蕊外,春季,吃青草、草尖、草尖和白头翁;夏季,啃桦树和柳树的叶子;秋天,鲜美的林间蘑菇是他们最爱吃的东西。
它们渴了,夏季喝河水,冬季吃雪。
我真的相信,驯鹿是神赐给鄂温克人的神奇礼物,陪伴他们一代又一代人迁徙、狩猎和生存。
每一个生灵来到这个世上,都有它们的使命,我认为,驯鹿的使命,就是拯救和陪伴鄂温克人的。
02
驯鹿与鄂温克人的生死轮回
驯鹿不仅是鄂温克人得以生存的依赖,它们还是有灵性的动物。虽然它们默默无语,但是它们和与它们一起生存的鄂温克人之间有种神奇的默契。
主人公的姐姐列娜生病,尼都萨满为列娜跳神取“乌麦”的时候,一头驯鹿崽代替列娜去了黑暗的世界。
列娜的母亲把它扔到了向阳的山坡上,她是把驯鹿仔当做自己的孩子了。
他们氏族有一个规矩,不能存活下来的孩子,一般都是装在白布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那里的草在春天时发芽最早,野花也开的最早。
是这些死去的灵魂滋养了山坡和花草,让死去的他们以另一种形式、以最早的方式亲吻大地,尽情绽放。
而那只灰色的母鹿回到营地,不见了自己的鹿仔,就一直低头望着曾拴着鹿的树根,眼里充满了哀伤。
从那以后,原本奶汁最旺盛的它,奶水就枯竭了。
直到后来列娜追随着她的鹿仔也去了那个黑暗的世界,她的奶汁才像泉水一样涌流而出。
有一次迁徙时,列娜平时爱骑一头白花的褐色驯鹿,可那天她要把鞍桥搭在它背上的时候,她身子一锉,闪开了,不肯为她效力的样子。
这时那只奶汁干枯的灰驯鹿自动走到列娜身边,温顺的俯下身。列娜什么也没想,顺手把鞍桥搭在它身上骑了上去。
可是,到营地的时候,列娜不见了,而那只灰鹿落在队伍的最后面,垂着头,看上去很哀伤。
列娜的母亲看着列娜骑过的驯鹿,想起了她的鹿仔曾代替列娜从这个世界消失,如今列娜从它身上失踪了,一定不是什么好兆头,她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战。
列娜因睡着,掉在雪地上冻死了。而奶汁干枯的灰鹿又有奶了。
神奇的鄂温克人和驯鹿,神奇的生命轮回。
这是大自然赋予的万物平等,抑或是神的魔力,还是鄂温克人的宿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大自然春夏秋冬的轮回,让生命才得以繁衍。
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和我同时存在,万物与我浑然一体。
而生于自然、长于自然的鄂温克人,他们的命运也参与到了这自然的轮回当中。
而同是生活在大自然下的我们,对比原始生活的鄂温克人对自然和生灵的尊重和敬畏,应该是差点意思。
你细品……
03
灵性的驯鹿对大自然和鄂温克人的回赠
之所以说驯鹿是有灵性的动物,不仅在于它对大自然的尊重,还在于它对鄂温克人爱他们的回赠。
它们吃东西很爱惜,它们从草地走过,是一边行走一边轻轻啃着青草,所以那草地总是毫发未损的样子,该绿还是绿的。
他们吃桦树和柳树的叶子,也是啃几口就离开,那树依然枝叶茂盛。
它们知道,这些食物是它们每年都要食用的,不会一次性地一扫而光,是对大自然的尊重。
他们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应该是它们得以互生的原因。
而反思我们现在的人,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牺牲晚辈未来的环境或他人利益为代价,胡乱开发、开采和砍伐,真的连一只驯鹿都不如。
有一次,驯鹿回到营地,领头的驯鹿玛鲁王叼回了一只翅膀。
他们认出了那是猎鹰的翅膀,而猎鹰是和达西在一起的。
达西和猎鹰为了报复咬断达西腿的狼,虽然把狼打死了,但是达西和猎鹰也死了。
而驯鹿回营地的路上,看到了被狼吃掉剩下的一只猎鹰的翅膀,就叼回营地。
这是和达西、猎鹰以及鄂温克人朝夕相处的驯鹿,也会产生的情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于游牧民族的关心,建立集中居住点安置他们,建立围栏集中圈养驯鹿。
但喜欢随驯鹿迁徙生活的鄂温克人,说是驯鹿不习惯圈养而不吃饲料,其实是他们内心对大自然和希楞柱的留恋,那里是他们的精神寄托、生活和自由的港湾和太多的回忆。
他们离不开驯鹿,驯鹿也离不开他们,他们相生相依相长。
不管是作者赋予驯鹿的灵性、使命和情感,还是神化的对美好的人与自然和动物和谐共处的期冀,这样的互生互助,是我喜欢和期待的。
04
写在最后
驯鹿是神赐给鄂温克人的生存食量和精神寄托。
世上有了鄂温克人,上天就恩赐了他们有灵性的驯鹿;大自然有了驯鹿,世上就多了一个氏族--鄂温克族。
活了二十几年的驯鹿玛鲁王老去的时候,鄂温克人沉浸在哀痛之中,他们跪在玛鲁王面前,虔诚地送别。
所以,驯鹿和鄂温克人相生相依、相生相伴。
在迟子建老师的笔下,自然有灵性地与人类共命运的动人景象比比皆是。她赋予被神性的光辉笼罩着的自然万物内涵和尊严,告诉我们,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唯有自然才是永恒。
再次推荐这本能震撼心灵的书---《额尔古纳河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