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bdf/周末载着朋友去滇池钓鱼,看到第一批来这过冬的北极燕鸥,谈论它们不可思议的旅行——每年都要从北极圈飞到这里。
为了款待这些远方的来客,我打开了午餐包,燕鸥们并不怕人,顺势在空中围着面包翩翩起舞,舒展的羽翼划破蓝天留下一条弧线,像是定格在空中的雪花。
是的,它们是来自北极圈的“雪花”,而北极圈之内最令我着迷的是瑞典,这里有我心中的“理想国”,有冷峻地貌与温暖人心的反差,有对自然的依恋,也有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斯德哥尔摩的艺术长廊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来一次环欧洲之旅,你必然会发现一个颇为有趣的规律,越是往南边走,越靠近地中海,涂鸦、雕塑、街头艺人,各种文化呈现就越可谓俯拾即是;越往北走,越靠近波罗的海,气温越低,似乎也越是熄灭了人们骨子里的热情,只剩下冷静、淡定甚至刻板。但崇尚自然的斯德哥尔摩没有什么文化包袱,反而在欧洲传统艺能之外,找到了自己的风格:简约天然,却不乏灵巧、色彩和人文关怀。那要去哪里领略瑞典独一无二的街头艺术?每一个斯德哥尔摩人都会骄傲地指着地面:“下到地底,去看看世界上最长的艺术长廊”。对于中国人来说,地铁仅承担通勤职能,就是一个中转站,我们从地铁站进进出出,匆匆而过,眼睛贴在手机上,根本无暇去看多一眼站台,但在斯德哥尔摩,你却可能错过整个世界。这里的地铁站浮梯入地很深,弱光的氛围加上机械的摩擦声,有种入矿洞的错觉。然而进入这个“矿洞”之后,却发现这里是一个藏在地底的艺术殿堂。始建于年的斯德哥尔摩地铁系统已经拥有三条主要线路,共有个车站,如果说工人们的辛苦劳作创造了地铁的肉身,那么艺术家们就赋予了斯德哥尔摩地铁璀璨炫目的灵*。每一站都因其独特的设计为人称道。难怪瑞典旅游局专门提醒到访斯德哥尔摩的游客一定要抽出一天时间专门游览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站。站台和铁道都从自然岩石中凿开,加上特殊的照明效果,恍若置身原始洞穴之中,洞顶则涂抹着各种延展开来的图形,像是植被又像是熔岩,不啻是一片色彩的盛宴。SolnaCentrumStation站台是通红通红的地狱之火,踏入站台,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熊熊燃烧的溶洞,有一股震撼浓烈的末日感,与其他站台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反差。而最优雅的T-Centralen则是蓝白的配色,穿过通道进入站台后,随处可见的巨大蓝色藤蔓则营造出一种深邃和放松的宁静氛围。过道上画着地铁建设者的蓝色剪影,有拿图纸的、安装灯具的、用电钻打孔的。据说设计师还耍了个心机,将自己的影子也混入其中,成为这一站留给游客的悬疑题。浅蓝色的Stadion站耍的是清新范,这一风格是为了纪念年的斯德哥尔摩夏季奥运会,站台上还挂着瑞典艺术家奥列·约特斯贝里制作的奥运纪念海报。Tensta(坦斯达站)趣味十足。洞穴里有模仿原始人笔触的涂鸦,也有儿童蜡笔画风格的动植物图案,铁轨对面的墙壁上用不同国家的文字写着“团结”,所有元素都在暗示我们要珍惜最简单纯粹的人类情感:团结、友爱。卡特乔克的狗拉雪橇瑞典是北欧五国中面积最大的,其中有六分之一位于北极圈内,剩下的大部分区域也处于寒带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降雪量很大。在这种遥远而荒凉的地方,交通条件在很长时间里都不甚理想。就算是科技发达的今天,基律纳北部也只有一条孤零零的雷斯基公路,从其腹地直插挪威边境。在这条公路开始修建以前,狗拉雪橇是当地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交通工具,而负责拉车的各种雪橇犬是当地人最好的伙伴。我一直把狗拉雪橇当成来瑞典必须要体验一次的北极圈生活经历,到达卡特乔克后立马就报了名。参加一次长距离的狗拉雪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首先是换专门的连衣裤服装和长筒靴,教练讲解着怎样穿怎样戴,还有帽子、头灯、眼镜、手套等等,都是专门的。这些穿戴太费劲了,整个儿变成了一个太空人。在屋外,每条狗都有自己的狗舍和名字。这些狗都特别喜欢和人接近,更喜欢让人去搂抱、抚摸它们。一开始被一群狗包围我还有点害怕,但后来我觉得它们实在太可爱了,一个劲往我身上扑,那种亲昵感让我百感交集。教练开始给雪橇套狗,车上铺着厚厚的毛皮,撒满了雪花,每辆雪橇车套了九条狗,狗们欢叫着,教练说它们是高兴,吃饱了,希望快点儿跑,去撒欢儿。教练亲自驾驶,九条狗拉的雪橇在雪地上狂奔,虽然零下十几度,但一点儿也不感觉冷,12公里的雪路,好像一会儿就跑完了,我真不想下车,但比我更不想回来的是雪橇犬们,它们还想继续跑。解掉了绳套,教练害怕它们冻伤,会给每一只狗检查完爪子才放回狗舍,一条狗一天只工作一次,但似乎对它们来说,这远远不足以让它们发泄那在漫长黑夜里所囤积的过剩精力。尤卡斯耶尔维的冰酒店
12月一到,大风带着严寒席卷了整个中国,才发现在这样的冬天,被窝才是天堂开在人间的分店。但在瑞典北部基律纳,大约北极圈以北公里的尤卡斯耶尔维的一个小村庄里,却有人把被窝搬进了冰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冰酒店。
酒店就建在冷冽清澈的河边,每到冬天,当河水的冰面冻到两米厚,工人和艺术家们就开始工作了——采集大约吨冰块,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冰雕艺术家设计打造酒店外部形状、雕刻主题套房。
酒店里的东西几乎都是用手工切割打磨的冰块制成,包括墙壁、床、吊灯、杯子等。大多数房间都没有浴室、电视机,只有一张冰块打造的大床和几张座椅,室内的温度保持在零下9度到零下4度,相对外面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来说,其实室内已经算是“温暖如春”了。
原本我担心一晚上睡不着,但躺在厚厚的动物皮革上,加上酒店提供的防寒雪服、冬靴、加热睡袋、睡帽,我只居然花了五分钟就彻底入眠了,一觉醒来已是早上,起床后还特别后悔睡得太早,对不起这欧元一晚的房价。
但很快,来自酒店的安慰就到了,一杯热乎乎的蔓越莓汁伴着早餐一起端到床前,加之晨起时用来驱寒的桑拿,整个身心都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比较遗憾的是,无论这间由冰雪建成的房间有多美,它都只能在每年存活五个月,天气一旦转暖,它就就逐渐融化,正如酒店简介上所写的那样:“从河水里来,终究又流向河水,一切能留下的只有回忆。”
皮特奥的驯鹿
从自然方面来说,距离斯德哥尔摩公里的皮特奥是广阔的冷峻之地,18摄氏度便可以称得上是“盛夏”。它拥有极昼、极夜、冰原和广袤的森林,但最能代表它的应该是驯鹿。在皮特奥,驯鹿无处不在,它们生生不息地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萨米人。我们可以在路边看到它们,在人们的院子里看到它们。有趣的是这些驯鹿都戴着“耳钉”,这样就能方便得分辨驯鹿的归属和饲养人。
拉普兰鹿场里的驯鹿都相当散漫自由,但有陌生人从背后靠近时又都警觉性很高,不过一旦脑袋被绳索套住,又会瞬间变得温顺乖巧。
每一个萨米人从小就要学会和驯鹿相处,在当地人那里曾经听到这样一个关于小萨米人守护驯鹿群的故事。
父亲对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说:"你已经长大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你就要独自去看守鹿群。"
深夜,小家伙一个人守在帐篷里,看守几百头鹿,第二天醒来驯鹿全部没见了。父亲严肃地说:"这全是你的错,你要把鹿群找回来。"小孩揉揉眼睛,一声不吭地的上路了。
根据驯鹿留下的粪便,小孩终于在几天之后找到了鹿群,但由于族人迁徙,他又找不到家人了。小孩又按着父母留下的标记,带着鹿群又找到了家人。
“你已经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了!”爸爸自豪地宣布。
在极寒恶劣生存环境下,能够守住驯鹿群,拥有随时找到迁徙家族的能力,这在萨米人看来是长大成人的象征。
阿比斯库的极光
没有几个地方能像瑞典,同样把纯粹原生的自然风光摆在你面前,但却能生生把你震撼到目瞪口呆——冻土的边缘,波罗的海暖流的尽头,是壮阔的针叶林、狂欢的极昼和奇幻的漫天极光。
极光,它是自然界最美丽的奇观之一,天幕拉开,流星划过,极光女神舞步轻盈,如风似幻。这也许是自然赐予北方极寒之地在漫漫长夜的神秘礼物,不能预期,只可遇见。而位于北极圈以北公里的瑞典北部最大城市——阿比斯库,被称为北欧最佳的极光观测点之一,而这里最受欢迎的观测目的地则是大名鼎鼎的玻璃屋。在暖和的玻璃屋里,游人不用忍受严寒,不仅可以躺着看极光、坐着看极光,还能边泡澡边看极光。
幽暗极夜下,纯白雪原中散落的一枚枚好似童话水晶球般晶莹剔透的玻璃屋,全方位、无死角地接收来自极地的超温柔“电流”,想必再坚硬的心也会被电到酥麻柔软吧。
不同于如同夏日午阳一般的意大利人,瑞典人更像是冬日的暖茶,伸手捧起茶杯,才能感受到从手心一直传递到全身的温暖。他们也许更习惯保持沉默,但当你求助,他们会尽己所能提供帮助。
寒冷拉长了季节,也放慢了时间的节奏。在漫长的北欧冬夜,人们的行动限制在室内,思想在无限的宇宙中探索,越夜越冷越激荡。这就是瑞典,偏居北极圈一隅,会忧郁会呐喊,也会安静会思考。在阳光都不愿意光临的世界尽头,用温暖的生活热情直面料峭的外部世界。
本文刊登于《财富生活》杂志2月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