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艺言艺行一路向北,呼伦贝尔我的金色梦乡
TUhjnbcbe - 2023/7/11 21:04:00

北疆金屏,呼伦贝尔

马群飚旋,牛羊遍野

世居林海,苍茫之乡

演猎为牧,泽畔游荡

大地褪去了绿装,草原披上*金的色彩,秋风抚平着草原,

桦树林绽放着五彩的光芒。树林里,草原中,如梦如幻。

十月的秋风伴着草原的芬芳,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级下乡团队,在李艾虹与陈立勋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呼伦贝尔。进行为期十天的下乡采风,追寻天地之美,探索草原民族的文化。

抵达呼伦贝尔

本次下乡考察以「东方民族的原生态生活方式」为主题,实地调研草原民族民俗、民间工艺及原生态的非遗传承文化,通过学生们的亲身体验、影像资料收集、文化研究、写生拓展与设计创新表达为依托,表达对独特文化领域的思考。

02:08

参观鄂温克民族博物馆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北方古老的森林狩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全称“俄格都乌日尼贝”汉译为“住在大森林中的人们”。他们聚居在土地肥沃的嫩江流域上游和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及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巍巍大兴安岭等地。在这里学生们了解到了鄂温克名族的服饰、饮食、居舍生活用品、宗教崇拜,也见到了鄂温克民族的璀璨文化。下乡团队抱着“活化民族文化,让更多人了解”的目的研究鄂温克文化,设计民族文化衍生品。

鄂温克民族博物馆

研究鄂温克民族民俗、民间工艺

巧用当地资源而成的桦树皮盒

萨满文化服饰

拥抱草原

踏上陈巴尔虎旗,触碰柔软的草原。极目远眺,远方的山脉连绵起伏,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吃着草,收割的牧草被打成半人高的结实草捆,错落有致的散布在山腰坡间。

学生们在草原上写生

老师在认真点评写生作业

巴尔虎文化

巴尔虎,是一个以游牧地区名称而得名的部族名称,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本次考察实地体验了草原民族民俗与内蒙生活。坐在马背上驰骋在天地间,仿佛拥有了辽阔的世界。同学们将在草原的自然风光记录下来,用自己视觉语言表达对独特文化领域的思考。

大自然的馈赠——桦树皮

我们以「东方民族的原生态生活方式」为主题,实地考察桦树皮工艺与根雕艺术品,亲身体验、拍摄资料记录、写用自己视觉语言思考如何让桦树皮走入我们的生活。

桦树皮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个老猎人在山林中看见一棵白桦树,树皮裂开并打成了卷,拿回去仔细观察,发现桦树皮又结实又实用,于是用它做了水桶。从此,鄂温克人开始用桦树皮制造各种容器。

棵棵白桦树、张张桦树皮,经过族人们灵巧的双手和精湛的工艺,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桦树皮器皿、桦皮船等生产生活用具和工艺品,形成了古朴典雅的桦皮文化。我们将桦树皮作为研究的对象与创作的材料,希望通过研究使桦树皮发挥可能性。

参观桦树皮艺术作坊

已有的桦树皮艺术作品

桦树皮局部

树根局部

研究树根艺术品

部分树根艺术品

桦树皮改造应用

驯鹿之乡

敖鲁古雅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敖鲁古雅的鄂温克猎民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世代以驯鹿为伴,以狩猎和放养驯鹿为生,这种独特的驯鹿文化已经延续数千年。然而,今天随着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鄂温克人的驯鹿文化也正在走向消亡。师生们正是通过对驯鹿文化的研究,使其用更多的形式保存与呈现。

敖鲁古雅如童话般,

猎民们住着白色的“撮罗子”,驯养精灵般的驯鹿,

炊烟缭绕的森林,点着锈迹的马灯,

夜里的月明亮如画。

鹿角纹路的纪录

将使鹿部落的美实物化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在秋风的沐浴下,换上了色彩斑斓的新衣。

大自然竭尽*斧神工之能,把这里造成了梦幻天堂。

所有的色彩,都倾泻在苍苍茫茫的千里林海。

为了俯视大兴安岭的金秋全貌,同学们登山而上,在沿路俯瞰夕阳的大兴安岭,美极了,一片片树林层层叠叠,在阳光下感受桦树林色彩斑斓的美,不禁感叹大自然的*斧神工。

星海

入夜后,抬头仰望,星光闪烁。

璀璨的银河就在眼前,仿佛举手就能碰到宇宙的边缘。

远处的房屋与星空融为一体,一切都如梦般美。

本次下乡实践,同学们进行了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与非遗文化的调研和资料收集,将各自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将东方民族的原生态生活方式用“新”形象为大家呈现,用“新”形式来描绘和记录。

贾芸:海拉尔给人的感觉是朴素亲切。没有刻意的讨好,也没有拐弯抹角的试探,只有真诚与热情,豪爽与自然。而自然之于人类或许是以它最纯净包容所有的喧嚣、嘈杂、以及不平静。所有不可原谅不能遗忘的都终将在这浑然天成的景色的流里消磨殆尽。

陈丽敏:敖鲁古雅的原始让我难忘,猎民们住着白色的“撮罗子”,森林中炊烟弥漫,路边挂着满身锈迹的马灯,带着叮当响的驯鹿吃着苔藓,一切都像童话故事般梦幻。然而,今天随着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鄂温克人的驯鹿文化也正在走向消亡。希望能用一点点的力量保留多那么一点驯鹿文化。

田玮:通过这次的下乡学习,我的心被治愈了,我能静下心来感受到内蒙古的美好,包括景色,也包括城市,这里的城市是那么的普通,节奏也是那么的慢,和这里的人相比,我们就像是煮在热锅里的蚂蚁般,浮躁不安着,不如学学这里人的心态,平淡而不惑,对自己正在做的事忠诚而不悔。

同学们的部分创作手稿

图片|设计艺术学院

视频|张旭

文字|陈丽敏

编辑|刘杨

审核|丁剑锋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言艺行一路向北,呼伦贝尔我的金色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