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独行月球是部难得的喜剧佳作
TUhjnbcbe - 2023/8/13 21:59:00

《独行月球》很好看,是部难得的喜剧佳作。

它既是喜剧,又是悲剧。我从它的喜剧表演来看,*已经有了几分周星驰的味道。而最后一点悲剧色彩,虽然套路,但好歹给电影赋予了一点厚重。

*和*是我最喜欢的喜剧组合,开心麻花的作品我也一向期待,但在《驴得水》和《西虹市》之后,便再无佳作。

电影当中有两个镜头,无疑是在向科幻经典致敬。一是袋鼠拉着独孤月的雪橇,像驯鹿拉着圣诞老人一样掠过天空,很清晰地呈现出斯皮尔伯格《E.T.外星人》的画面感。

另一个是独孤月书写的“最后一个人类”,当镜头从给出纪念碑侧写的时候,克拉克的《太空漫游》跃然银幕之上。

虽然有诸多优点,但稍微严格点讲,它却不能算一部科幻片。为什么呢?因为剧情所需的每一个设定,几乎都是对人类科技的侮辱。

电影一开场,导演就无视了地月的重力差异。月球基地镜头一切入,一众人等就像在家开Party一样走来走去,举手投足淡定自若。月球基地不是旋转空间站,不可能有人工重力。相信这应该是成本考虑的结果,而且导演认为无伤喜剧之雅。所以只能跟着镜头走,费劲地抛开烦人的物理学规则。

通信隔绝更是荒谬的。有通讯就能通信,你都能操纵月球基地的摄像头无死角对准主角,你都能操纵月球狗爬出废墟活蹦乱跳,那么没有任何理由不能跟主角建立最原始的通信联系。所谓损坏的通信矩阵,彻头彻尾是巨大的败笔。

月盾计划也是愚蠢的,虽然忠实于漫画原著。对付小行星,人类已经游刃有余。就在上个月,DART航天器通过撞击,成功改变了目标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的轨道,全面验证了小行星偏转技术。有人说万一是电影当中那样,一个超大号的,足以造成恐龙灭绝的毁灭性打击呢?不用慌,从宇宙尺度来说,地球很小。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对小行星施加一点小小的轨道偏移就足以避开。所以今后的科幻片,小行星撞击地球应当是渐渐淡出的一个题材。

退一步讲,电影当中的人类反应也是极其被动的。以当下的观测水平来讲,无论小行星撞击或是第一次任务失败,包括后来π+的出现,都会在严密的监控当中,都不可能是突发事件,都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这个角度,只能说明韩国漫画的原作差强人意。

还有血包的安排,主角几乎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没有运载工具,于是变出一个阿波罗的返回舱,没有火箭燃料,于是又变出一个超级导弹。这些俗不可耐的老套路,都给电影减分不少。

唯一叫好的科幻情节是月球车的南辕北辙,一个简单但出乎观众意料的路线规划,给人类科技挽回一点面子。

假如你读我的科幻小说,或者有一天我的科幻小说被搬上银幕,相信都找不出任何在科技设定上的破绽。经得起读者和观众的考验。

还好,《独行月球》首先是一部喜剧,科幻设定的不严谨不流畅甚至不成立,丝毫不影响它的观赏价值。它的喜剧够嗨,所以我依然强烈推荐!

雨言异数,深入浅出。我是瞬雨,下次见!

作者:瞬雨

环球时报特约科技评论员中国互联网VR行业先行者

骨灰级新浪科技名博元老级百度百家签约头部作者

中国十大互联网分析师百强自媒体十大影响力自媒体新盟年度科技新媒体

1
查看完整版本: 独行月球是部难得的喜剧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