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激战犹酣,上届平昌冬奥会以14金14银11铜名列奖牌榜第一并且打破冬奥会奖牌纪录的挪威代表团再次发威。截至红星新闻2月15日发稿,挪威代表团已获11金6银7铜的傲人成绩,暂列奖牌榜榜首。
截至2月15日下午6时北京冬奥会奖牌榜前十名
而在挪威代表团目前的24枚奖牌中,有21枚来自雪上项目。世称“穿着雪橇出生”的挪威人,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一提到挪威,我们通常会联想到彪悍的维京人,但是,挪威雪上运动比维京人的历史更加悠久,悠久到欧洲滑雪活动都被认为是起源于挪威的。英语中的滑雪一词ski就源于古挪威语,意思是“劈开的木头”,这很容易叫人想到滑板。
不光有了古词根,挪威还有古遗存。年,挪威发现了距今约多年的滑雪人物石刻岩画,描绘了一个脚踩雪板,手持单杆,奋力躬身的滑雪人,这成为目前所知欧洲最早滑雪的考古证据之一。
根据发现地被命名为“theBlaMan”岩画
更为人所熟知的,是年在挪威北部一座小岛上发现的另一幅石刻岩画。这幅距今约年的岩画,刻绘了一个滑雪者头戴双角帽,手撑单滑雪杆,脚蹬一副前端高高翘起的滑雪板,正在滑雪的姿势。
根据发现地被命名为“TheRdyMan”的岩画
除了石刻岩画之外,挪威还发现了一些题材相同、时代接近的红色彩绘岩画,进一步佐证了滑雪活动在这一地区具有深厚历史。而在挪威的邻国,瑞典和芬兰的湖沼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些保存完好的滑雪板、滑雪杆等滑雪工具,测年数据表明它们来自距今-多年前。
瑞典湖沼遗址中发现的成对滑雪板和铲形滑雪杆(雪橇),距今约多年
这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的国家,都有着漫长的冬季和充沛的降雪,这些考古发现表明,早在史前时代滑雪就已经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生存技能。
这些岩画和滑雪工具的制作者很可能是挪威原住民萨米人的远祖。公元6世纪,拜占庭学者将生活在遥远北方的滑雪者称为“滑行的萨米人”,他们会用动物毛皮包裹木质框架而非木板制成轻质滑雪工具。古往今来,今天的萨米人后裔在冬季放牧驯鹿时,仍然会使用这样的滑雪工具。
16世纪中叶,欧洲历史著作中的萨米人形象,男女皆能滑雪狩猎
到公元8世纪至11世纪之间,挪威进入维京人的时代。在漫漫冬夜的篝火边,维京人创造了绚烂丰富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在这些传说故事中,被奉为冬神的乌勒尔和女巨人斯卡蒂都具有超凡的滑雪技艺。而创造了神话的维京人自己也都是滑雪高手,为了方便从位于高山的狩猎场地安全快速地下降,维京人掌握了一套类似于今天高山滑雪运动和跳跃组合的技能。
北欧神话中乌勒尔也是滑雪之神、狩猎之神,在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中通常以头戴维京式飞翼尖盔、手持弓箭、脚踩雪板的形象出现
滑雪作为冰雪地带人们狩猎、出行的必备技能,就这样在北欧地区传承了数千年。直到17、18世纪,滑雪加速向体育竞技演变,在此期间滑雪装备的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都为冬季奥运会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时间的指针拨到年2月12日,第17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挪威的利勒哈默尔盛大召开。这是继年奥斯陆冬奥会之后,挪威再次承办冬奥会。本届冬奥会也开启了奥运会举办历史上的新篇章,原本在同一年举行的夏季和冬季奥运会自此交替举行,相互间隔两年。
杰出的设计师们也受到古老的滑雪者岩画的启发,将原始艺术元素融入视觉系统设计中,强调了“奥运会回到冬季运动项目诞生地”的概念,宛如年夏季奥运会回到希腊雅典。滑雪运动就以这样的方式,贯古通今,完成了跨越数千年的轮回和传承。
根据岩画设计的利勒哈默尔冬奥会部分体育图标
利勒哈默尔冬奥会海报
利勒哈默尔冬奥会门票以岩画作为底纹
值得一提的是,在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有27名体育健儿参赛,共参加了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冬季两项和自由滑雪等项目角逐,张艳梅、叶乔波、陈露3位女将各获得1枚奖牌。这是中国运动员自年首次出征冬奥会以来,第二次获得奖牌。
说到我们中国的滑雪,其实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在新疆阿尔泰地区也发现过一些远古时代的滑雪岩画,时代比挪威等国的年代还要久远,乃至挪威媒体时常会将它们的滑雪岩画与我国阿勒泰滑雪岩画比类互证,传播滑雪运动的起源历史和重要意义,这是后话。
红星新闻特约撰稿人马晓光(复旦大学考古学博士,博物馆策展人,文化节目策划人)
编辑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