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远方在北3
TUhjnbcbe - 2023/10/21 21:14:00
北京治白癜风疗效好的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之三:敖鲁古雅----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汽车在大兴安岭深处行驶,道路两旁,白桦树林和松树林高大茂密。在某个路口一转,来到了敖鲁古雅的驯鹿部落丛林。

敖鲁古雅的驯鹿部落

“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杨树林茂盛的地方”之意,是大兴安岭深处鄂温克族最神秘的一个支系居住的地方。

我们顺着木质栈道游廊前行,两旁确实是杨树垂枝,风中摇摆。一条河流,从栈道下穿行而过,水流深黑而急促。再行不多时,看到的是掩映在白桦树中的帐篷式白色建筑,原来就是鄂温克族人的古老民居。

鄂温克族是游牧民族,他们长期生活在大兴安岭的密林中,穿兽皮、吃兽肉,靠打猎和饲养驯鹿生活,成为我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他们在森林中没有固定的住所,“撮罗子”是他们的传统民居。

“撮罗子”(cuōluózǐ)是一种圆锥形建筑物,实际上是用松木杆搭成的圆形窝棚。“撮罗子”的遮盖物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夏季一般用桦树皮,冬季则用鹿皮包裹,以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

很有年代感,受风雨侵蚀的撮罗子很有年代感,受风雨侵蚀的撮罗子

如今,丛林中的游牧民族搬迁到山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丛林中的“撮罗子”则成了让人缅怀遥想的历史记忆,今天所见的驯鹿园则成了一处游览景点。

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驯鹿被称为“森林之舟”,是鄂温克族人的主要交通工具。鄂温克人将它们视为吉祥、幸福、进取的象征,也是追求美好和崇高理想的象征。

在园中,驯鹿成了游客的宠儿。它们淡定而悠闲地在丛林中或躺卧或游走,架着高耸的枯枝般的鹿角,无视或审视着一拨拨兴奋的游客,不惊不喜。

游客争相和驯鹿合影,作为游览的纪念。人们有时买一篮苔藓喂食,立刻会引得群鹿追赶争抢美食,于是游客被高大的驯鹿包围,四处伸展的鹿角、急于觅食的鹿嘴一不留神会和游客来个亲密接触,于是优雅的女士们花容失色,尖叫着丢开苔藓篮,狼狈地夺路逃出包围圈,一番惊*未定的模样,引得同伴哄笑,举起手机抓拍几个精彩瞬间。

鄂温克族人到现在据说有三万多。曾经的他们,在林莽间坚韧而清苦地生活,他们是大兴安岭森林的儿女。而今迁居山下,面对繁华世界,是否会有失去精神家园的孤独呢?

和驯鹿休戚与共、狩猎山林的生活,已经是一种存在的过去,驯鹿园让我们铭记这种生活到现在,那将来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远方在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