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TUhjnbcbe - 2023/11/14 21:35:00

《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断断续续中读完。

这是一部游牧民族的兴衰史,

是一个少数民族被逐渐汉化的演化史,

是鄂温克族被迫离开赖以生存的环境而转投陌生地方的凄惶与无奈的血泪史。

这里有我们不熟悉的动物:如驯鹿、如堪达罕;

有我们不熟悉的人:如萨满;

有我们不熟悉的事:如萨满治病、祈雨,如风葬;

有我们不熟悉的很多很多.......

但是这里有我们熟悉的情感,亲人去世的悲痛,孩子降生的喜悦,夫妻恩爱的美好,团结狩猎的威力,也同样有一个民族逐渐衰退被同化的悲凉。

“他们大约都是被现代文明的滚滚车轮碾碎了心灵,为此而困惑和痛苦着的人!只有丧失了丰饶内心生活的人,才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生活状态。”

过惯了游牧生活的鄂温克人又怎喜被这汉族的定居生活而束缚,看惯了大山大河,繁茂葱郁的莽莽山林,又怎能忍受一棵棵参天大树被砍伐倒地的心痛。

习惯了随驯鹿逐苔藓而居,习惯了与驯鹿朝夕相处,习惯了把驯鹿当成伙伴的人们,又怎能忍受没有驯鹿可养的状态。

在现代人的眼中,他们的生活方式是落后的,是原始的,但正是这样的生活才让大自然呈现出最美好的状态,百草丰茂,树木丛生,上有雄鹰盘旋,下有松鼠嬉戏,人们靠山吃山,从不忍心多向自然索取,害怕冒犯了山神,但当一辆辆车开入森林,一片片树倒在地下,动物绝了踪迹,驯鹿也很难找到安静鲜美的苔藓时,这是进步还是退步?当曾经的绿被*土取代时,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当土著人被现代人的生活冲击时,老土著依然向往着原有的生活,而新生代们已开始走出深山,进入城市。当年轻人不再流连上代人的生活方式时,这个民族的历史必将慢慢地泯灭,留给后人的只有那博物馆里的件件展品,还有那耄耋老人口中的碎碎念......

每件展品都在向人们倾诉着它曾经的辉煌,

老人的低低呢喃也成了研究历史的一手资料。

失落、难过、感伤

还有一点点的不舍与怀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