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3月15日,美国一家动画公司出品的一部动画电影——《冰川时代》上映,它在全球创造了将近4亿美元的票房,获得了无数儿童乃至成年人的喜爱。
《冰川时代》剧照《冰川时代》向现代的人类展现了一幅距离我们十分遥远的冰川世界的景象,在这样惊险的时代背景下,三只不同种族、不同性格的史前生物由于一只人类弃婴聚在了一起。
为了将这个可怜的人类小宝宝带回自己的族群,它们踏上了漫长又危险的寻亲之路,经历了雪崩、饥荒等各种困难。其中的猛犸象——曼妮是三只史前动物的老大哥,也是这个寻亲小队的领导者,它与剑齿虎迪亚哥和地懒希德在历经危险后成为了跨越了食肉与食草动物种族的好朋友。
西伯利亚发现的尸体
《冰川时代》下的三位“主角”都是已经灭绝了的史前动物,人类已经无法再从现代的地球找到它们活跃的身影。
而电影所刻画的“冰川时代”景象在地球其实并不少见,从地球诞生到如今,大陆和海洋几乎都被冰川笼罩,冰河时期就有11次,持续时间甚至能够超过万年。
距离我们现在最近的冰河时期发生在年以前,一直到00年前才结束,大概有1/3的大陆陆地都被厚达米的冰层覆盖,地表的植被和动物都因此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冰层的移动也会改变大陆的地形,比如形成的冰河遗迹——大陆棚。
位于中高纬度、北临北冰洋、靠近北极的西伯利亚地区幅员辽阔,存在着大量的永久冻土层,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气候不断上升,冰川、冻土渐渐加速融化,年8月,科学家们也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了远古生物——“披毛犀”的尸体。
披毛犀复原图事实上,这只“披毛犀”并不是人们从冻土层下挖出来的,而是它自己“跑出来”的,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话,并不是说远古动物“披毛犀”活了过来从下面钻出来了,而是随着冻土融化,它的尸体渐渐出现在了人类的面前。
从公开的图片上面来看,这只披毛犀保存得较为完好,应该说是人类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披毛犀尸体,从整体的形态、四肢等等都非常清晰,甚至它的身体上还有明显的褐色毛发。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这只披毛犀大概3到4岁,极有可能是不小心掉进了河中淹死,这才使其尸体有80%左右完好,并且还有一些器官没有腐坏。
它存活于2万年到5万年前,也就是说,它距离现在或许有2万年,更甚者可能有5万年的时间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西伯利亚地区第一次发现远古动物的尸体,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就曾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层下发现了灭绝于1.4万年前的洞穴狮,以及猛犸象、披毛犀幼崽、旅鼠,还有生存在1.8万年前的一种似狗又似狼的动物。
或许有一些人会认为,远古生物的出现是一件好事,这代表科学家们可以有充足的实验样本来做研究,甚至说不定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将原本消失在了地球上的远古动物再次复苏,让它们重回地球。
披毛犀骨架这样看来,西伯利亚的尸体是一件有利于人类的事情,能够为我们带来好处,但是事实却与之相反,西伯利亚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远古尸体其实是大自然发出的危险信号。
这些危险信号有哪些?主要有4种。
冻土中发现的狼崽尸体全球气候变暖
随着人类不加以节制地燃烧能源、排放污染气体,大量的温室气体带到了大气层,逐渐形成了温室效应,推动了全球气候的变化。
在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平均温度大概上升了0.6℃,80年代的短短十年期间,平均温度甚至比年前升高了0.48℃,90年代更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有记载以来,最温暖的的10年。
年以来海表温度变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年,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已经比工业化之前要高出了大概1.1℃,从年到年是人类开始记录气候数据以来,温度最高的5年。或者可以说,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每个连续的10年,都要比上一个10年更加温暖。
根据科学家们的分析和预测,大概到了0年左右,按照大气层中存在的温室气体,全球的平均温度将会最少上升1℃,而若是还不进行节能减排,依旧向大气层排放温室气体,那么全球的平均温度升高的幅度会更加夸张,将升高2℃到6℃左右。
甚至就算是人类从此以后不再排放温室气体,但是按照“热惯性”,到了2年,全世界也会增加0.5℃的气温。
极端天气
当气候变暖,光照和温度等作用下也会增加蒸发量,从而造成雨水增加。雨水增加听起来是一件好事情,比如会给植被带来更加充足的水域等等,但是降雨其实也会造成侵蚀作用。
雨水侵蚀作用例如在热带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雨林,过多的雨水往往会给脆弱的地区造成破坏,带来水土流失,增加沙漠化的程度。
坦桑尼亚原本10年左右才会出现一次干旱,然而随着气候变暖,降水不断增加,该地区的气候更加难以预测,或许3年左右就会出现干旱,又或许初夏期间的5月份就可能发生洪涝灾害。
坦桑尼亚的土壤侵蚀而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分析表示,如果每年增加的降水量达到了1%,那么因此而产生的风暴所带来的损失就会扩大2.8%。
虽然根据年的数据很难真的反映出降水与风暴之间有什么关联,但是风速超过每秒56米的飓风显然直线增多,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20%,到90年代就已经有35%。
除此之外,全球的极端天气也在不断增加,年6月美国就曾出现了非常罕见的高温天气,多地气温突破了40℃,甚至最高达到了46.1℃,导致最少76人因为高温而死亡,并且爆发了几次的山火,为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世界上还出现了沙漠中的洪水灾害,以及热带地区降雪的罕见天气,无疑是令人大开眼界,虽然这些天气曾经有发生过,但是都集中在年发生实属罕见。
塔克拉玛干沙漠遭遇洪水冰川、冻土融化
从年开始,冰川融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并在年更加显著。比如格陵兰岛,从年开始,人们观察到该岛上原本很多都存在了很久的巨型冰川都在不断地向后推,甚至年到年短短几年内就一共退后了7.2千米,冰川向后移动的速度从原来每天的20米,到后来增加到了每天32米左右。
年8月14日,格陵兰岛位于北纬72.58°,西经38.46°的一座米高的山峰忽然下起了从未有过的大雨,雨水大概有63亿吨,造成87.2万平方千米冰川在当天消融。
无独有偶,冻土层也在不断上升的全球气候下加速融化,要知道全世界的冻土大概占了地球陆地面积的20%左右,永冻层一般分布地表30厘米到40厘米的位置,海拔越高、气候越低的区域,冻土层也就越厚。
一旦冻土融化,将会对地表造成严重的破坏,使得地面出现塌陷,甚至会对地上的各种建筑、交通设施等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冻土融化根据研究显示,全球的平均温度每上升1℃,单单只是北极圈,就会有万平方千米的冻土层融化。
远古病毒
事实上,冻土和冰川融化除了带来埋藏在冰下万年以上的远古灭绝生物,还会有各种古老的病毒和细菌。
这些病毒和细菌被封存在冰层中,将会随着冰川和冻土的融化重见天日,科学家们已经将西伯利亚冻土下的多种史前病毒复活,比如3万年前的巨型病毒——米米病毒、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潘多拉病毒,以及软体病毒等等。
幸好这些病毒对人体和动物并没有什么危险,科学家们才能够放心地将其复苏,进行研究分析。
巨大的米米病毒然而永冻层下面还有着非常危险的远古病毒,这些都是科学家们不敢轻易进行试验的,因为但凡试验出现了差错,将这些病毒泄露了出去,那么就将会对全世界的生物带来严重的打击。
比如年,原本已经消失在上个世纪的炭疽病重新从冻土中复苏,并将北极地区亚马尔当地驯鹿感染,导致多达头驯鹿死亡,更是传染了人左右,其中一名12岁的孩童因为误食得病的生鹿肉救治失败而亡。
感染炭疽死去的动物其实早在年,科学家们就曾在昆仑山的冰川上提取了一些样本,发现这些样本距离现在也就才大概年,但其中却有33种病毒和18种细菌,可怕的是,其中有29种病毒都是人类所未知的。
可以想象,如果来自冻土的上万年的远古病毒统统复苏,那么人类将会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准备,直面未知的危险病毒,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比如现在世界上的新冠病毒就是一种人类之前未曾发现过的RNA病毒,由于人类缺乏对它的具体认知,以及它本身的不断变异,这才导致人类在与它的争斗中于一开始处在下风。
也幸好如今还没有来自冻土地区的RNA病毒出现,否则将会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威胁。
RNA病毒但是人类不能将命运寄托于运气,只有真正地行动起来,进行节能减排,限制各地的气体排放,研发出更加绿色安全的能源,保护好我们的冻土和冰川,我们才能更加与地球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