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尔滨,山岭上的人和使鹿部落走过来
TUhjnbcbe - 2024/12/31 20:54:00
本报记者孙晓宇贺书琛1月7日晚,在哈尔滨中央大街,过往游客将一位身着民族传统服饰的鄂伦春族小伙和一位小女孩团团围住,纷纷举起手机拍摄。“你可以再唱一遍那首歌吗?”鄂伦春族小伙杜金手拿珍贵的狍角帽,望向小女孩。“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清澈的童声如银铃般动听,听着小女孩唱出自己民族的歌曲,杜金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一边偷偷抹泪,一边将狍角帽送给小女孩。“我会好好保护它的,但是我想把它送到博物馆,让别的小朋友也能了解鄂伦春的民族文化。”小女孩说。小女孩是哈尔滨人,而这位鄂伦春哥哥则来自千里之外的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8日,狍角帽被送到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小女孩亲手将它放在介绍鄂伦春民族文化的展台上,杜金也受邀来到现场,见证这一难忘瞬间。连日来,哈尔滨市冰雪旅游火爆“出圈”。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北方少数民族来到哈尔滨,身着盛装,载歌载舞。赫哲族群众带来了乌苏里江江鱼、鄂温克族群众牵来了驯鹿、鄂伦春族群众带来了珍贵的狍角帽……他们盛情向全国游客发出邀请,去他们那里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他们幸福的新生活。“山岭上的人”走在中央大街“鄂伦春”,意为“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长期以狩猎为生,他们头戴狍角帽,身着鹿、狍、犴皮衣裤,脚穿狍腿皮靴,喜唱字少腔长、节奏自由的独特民歌“赞达仁”独特音乐,使用各种由桦树皮做成的器皿,与大森林同息共生。“狍角帽是用完整的狍头皮缝制而成,保留了眼、耳、鼻等部位,不仅可以御寒,还能在狩猎时起到伪装作用。”鄂伦春族狍皮技艺传承人关红英介绍,鄂伦春人放下猎枪之后,虽然狍皮制品越来越稀缺,但是它承载的鄂伦春族文化越来越受到各族群众欢迎。1月11日,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对社会公众开放,三天时间已有余名游客打卡狍角帽新家,其中三分之一是外地游客。博物馆门口排起了长队,很多游客拉着行李站在寒风中向馆内张望。“这次特意带孩子来‘打卡’狍角帽,希望让孩子多了解民族文化,感受狍角帽传递的民族历史文化脉络和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温暖。”游客张静说。随着狍角帽在网上受到越来越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尔滨,山岭上的人和使鹿部落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