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鹤作品
比个牙
亲热一下
相依
黑鹤作品
第一次听到黑鹤的名字,是很久前在新闻里看到一本叫《驯鹿六季》的童书获得了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作者是黑龙江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当时只知道他是一位蒙古族自然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生活在内蒙大草原上,整日与马犬为伴。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能抽出空去大草原上旅游观光已经很不易了,更别提在草原上生活。我对书中草原上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是十分向往的,所以当听说黑鹤4月7日做客黑龙江文学馆,讲述他的他的草原,便兴冲冲地去了。对于这次见面,我心中有好奇,对他的,对草原的,也有对动物小说和自然文学的。
从龙江文学讲堂会客厅入口远远地望了一眼,就看到了前排一群人中身形高大,扎着微卷长发,讲话声音厚亮的黑鹤。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好像草原上的人就应该是他这个样子的。
主持人形容黑鹤是“行走的草原、移动的河流、呼啸的森林”,听他讲话,会不自觉地被他和他的草原荒野故事,拉入内蒙古广阔无垠的草原中。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三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著名自然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多年来黑鹤一直专注于自然文学创作,作品在同类小说中风格独树一帜,著有《重返草原》《血驹》《黑狗哈拉诺亥》等多部长篇动物小说,其中《黑焰》《狼獾河》《驯鹿六季》获第七、八、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榕树下诗歌奖、《人民文学》年度作家奖、茅盾文学新人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比安基国际自然文学奖小说大奖等多种奖项。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译介到国外,拥有涵盖儿童和成年人的广泛读者群。
“白色”与“狮子”
在有着漫长冬季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低至零下40℃的气温里,喂马、喂狗、做饭、写作,是黑鹤生活在草原的日常。黑鹤在这里拥有自己的马群,建立了自己的蒙古牧羊犬繁育基地,在草原营地中饲养大型猛犬,致力于蒙古牧羊犬的优化繁育,将幼犬无偿赠送草原牧民。草原上的一切就是黑鹤的全部生活。
草原上的牧民称呼黑鹤为“诺亥沁”,意思是“懂狗的人”。无论从他的作品中,还是个人视频号中,都经常看到狗的身影。可以想象,狗对他的意义是如何深厚。所以不得不提到陪伴黑鹤童年时期的那两头乳白色的牧羊犬。
因为幼年体弱多病,四岁的黑鹤被母亲送到生活在内蒙草原上的外祖母家。草原崇尚强悍,男孩之间最好的娱乐方式就是摔跤。刚去草原,黑鹤同那里的孩子尝试摔跤,直接被一个背摔撂在地上,躺着喘了半分钟。外婆怕那群“狂野”的孩子把瘦弱的他打坏了,不允许他跟那群孩子玩。所以陪伴他的朋友只有两头大型白色牧羊犬,一头叫查干,蒙古语意为白色,另一头叫阿尔斯楞,蒙古语意为狮子,都大到能当马骑。“作为高大凶猛、能够驱赶并且杀死狼的猛犬,它们不牧羊,而我,就是它们的羊。”
“现在回想起来,我长大后所有对待世界的方式,都是在那个时期学习到的,童年的经历制造了后来的我。”黑鹤说。
始于童年的写作
八岁的黑鹤需要回到城里上学,但是两只狗实在太大了,无论如何也带不走。乘坐火车离开的那天,黑鹤靠在车窗前,只能看着两只牧羊犬用爪子扒车厢往上跳又跳不上来。绿皮火车缓缓驶动,狗的影子慢慢消失,黑鹤驶离了童年的草原。后来他总是盼着这两只狗的到来,但只得到狗死了的消息。“得到狗是我人生的一个节点,另一个便是得知狗死了的消息时,有些东西消失了,我的童年就在那一刻宣告结束。”多年以后,黑鹤创作了《鬼狗》,就是为了纪念这两头童年在草原上陪伴他的牧羊犬。直到现在,他一年之中也会梦到几次这两头牧羊犬扒着车厢,爪子反复蹬上去又滑下来的画面,还能真切地听到它们的爪子抓火车车皮的声音。
回到城市上学后,黑鹤很长时间都不适应城市的生活,他怀念草原上的一切。他很想将他在草原上那些鲜活美好的日子讲给身边的同学们听——饲养过的动物,草原上没过头顶的牧草,高大得能咬死狼的牧羊犬,惬意自在的黄昏……但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并不相信。黑鹤便将那些发生过的故事写在作文中,直到有一次在作文比赛中获奖,同学们才相信了他的话,给他很大的写作动力。也就是那个时候起,他开始尝试写作了。
如今黑鹤笔下的世界聚焦在中国北方的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森林地区,描写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的命运。他在书中常常写到的“黑烟”“地平线”“草原”等景物、事物,其实就是草原人所追求的自然与生活。
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力量
黑鹤的创作在中国被划分至儿童文学类,但严格来说,他的创作应该属于自然文学,儿童与成人都是他的受众。但他发现成年人很少看书,而且文学作品对于儿童的影响最为深刻,所以,他开始喜欢自己儿童文学作家的称谓了。他希望自己的书能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感受阅读的力量。
因为就连他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阅读的影响。黑鹤的妈妈是文学爱好者,虽然他幼时家里条件并不富裕,但妈妈仍会留出一笔钱专门用来购书。如果说草原是黑鹤创作的灵魂,那么广泛的阅读积累就是他文学创作的血肉与骨骼。
黑鹤这些年参加过上百场学校演讲,除了为孩子们讲述城市之外的自然,人类之外的动物,他还致力于推广全国中小学生避灾指南,提高儿童防拐骗、防袭击的意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