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疆:现在的王旭明更像新闻发言人
近期,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出版了新书——《为了公开》,卸任一年,这算是他对新闻发言人生涯的全面思考和总结。“当新闻发言人最大的悲剧是不发言,最害怕的是没人搭理你。选择了新闻发言人就要发言,还要发好言。”王旭明这样总结。(8月25日《瞭望东方周刊》)当然,这只是王旭明个人对新闻发言人的理解,其实王旭明自己也指出,我国发言人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很大困境。在此背景中,“不发言”恐怕是明哲保身的最佳选择,而“没人搭理你”正是不少发言人所希望而非害怕看到的结果。“教育买衣论”、“媒体无知论”、“中国教育成功论”……在那一轮轮唇枪舌剑之中,王旭明不仅满足于占据讲坛侃侃而谈,更是数次实名撰写文章现身报纸对外界批评予以公开回应,所有这些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然而他另类的举动却在增进部门工作透明的同时拉近了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实际上,王旭明对此也并不谦虚——给自己打分,谦虚点说只有60分,自恋一点是80分。国务院新闻办的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曾提出这样的要求:新闻发言人要说“正确的真话”,而不是“正确的废话”。这对新闻发言人来说,看起来是最起码的要求,然而在现实中却无异于极高要求。基于此,不难理解王旭明的“走红”——公众关注新闻发言人,首先关注其是否敢说,其次才是他究竟说了什么。耐人寻味的是,现在的王旭明仍未停止“发言”,而与其在任上的饱受争议相比,如今的“发言”几乎无一例外受到公众好评。尽管王旭明表示,现在的话“至少90%以上都可以在发言人的位置上说”,但是我想,如何保证剩下那“10%的话”也能在发言人位置上说,恐怕才正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变换工作岗位之后,王旭明终于摆脱了身上“官员发言人”的标签,由此不仅使得自己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直陈时弊,同时也不难使我们理解,为什么此时此刻的王旭明,更像一个新闻发言人。河南安阳 赵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