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地理的都知道,北极点为北,南极点为南,两极点以外,南北皆相对。
闲居在家的时候,看了小说《白驯鹿的九叉犄角》,讲述了一个生在北方大兴安岭的老人,因为儿子的死,以及一个来自南方的小伙子,为了死去的父亲,结伴走向救赎的故事。
老人是“使鹿人”鄂温克族的大萨满,为了给死去的儿子报仇,隐藏山林三年,手刃仇人。复仇完成后重回人间,另外两个儿子却接连遭遇不测。杀戮使大兴安岭的山林宁静不再,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救赎。
小伙子年少历经磨难,父亲入狱,母亲被欺自尽,自己尝尽辛酸,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抢劫犯。可他仍然为了父亲的一句玩笑,想要穿越国境线,去到莫斯科,完成对自己对父亲的救赎。
在满是冰雪的大兴安岭,抢劫犯遇上老萨满,一路同行。
小说里大兴安岭的冬季,风雪满天,树木参天,山林里有“使鹿人”居住的帐篷“撮罗子”,有美丽温顺的驯鹿,也有危险的“雪泡子”,有一掌可将人拍死的熊瞎子,一心报仇不依不饶的雪原狼,还有罪恶的偷猎,危险的复仇。
那是一片我没去过的土地,也是一片我还未看过的风景。
有个东北的朋友,是自由摄影师和独立户外领队,转遍了东北,常常在朋友圈发照片,照片里面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北方的城市,跟我常见的山林和城市很不一样。
小伙子从梨花盛开的南方来。具体南方哪里,书里没说。
有一首歌,《梨花又开放》,梨花下是妈妈的纺车,是故乡。小说里的小伙子也一样,童年最温暖的的记忆是妈妈在满山的梨花树下劳作,爸爸骑着自行车从梨花盛开里回家。
梨树在中国分布广泛。
新疆有库尔勒香梨,安徽砀山有吉尼斯纪录的最大酥梨园,河北有大鸭梨。
初中学过一篇文章《驿路梨花处处开》,有梨花的地方就有人家,是在云南哀牢山。
我在苏州的树山脚下,看过一大片的梨花,在上海边界的果园里,看过一树树香甜的翠冠梨。
问那个东北的朋友,他说黑龙江也有梨花,只是开放的晚,花期要在五月了。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梨花开遍了中国。
“梨花盛开的南方”是哪里呢,对于大兴安岭来说,大半个中国都在它的南方。
地理上,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魏巍秦岭矗立,阻隔了北上的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水汽,也阻隔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气流的南下。淮河和秦岭几乎位于同一条线上,成为了我国冬季0℃等温线的分界线和ml等降水量的分界线。因为气温和水分的不同,也就形成了植被的不同,农作物也不同,秦岭淮河以南多种水稻,秦岭淮河以北多种小麦。饮食不同,文化相异。
大学时,宿舍同学听说我们一天三顿白米饭,表示难以理解。我看着北方的同学一手拿着馒头,一手吃菜,也觉得好奇,毕竟在我们那里,馒头是零食消遣,从未做过主食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江苏、安徽两省,因为地跨淮河,也都有了散装之称。
小时候听安徽的天气预报,全省就是分三块,淮河以北、江淮之间和长江以南。小说里梨花开的南方,会是秦岭淮河以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