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的夏天,一杯菊花泡枸杞茶是大多数中国人消暑解烦的圣品。枸杞子滋阴润燥、补肾壮阳、药食同源且物美价廉的品质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最熟悉且上桌率最高的养生食材。你几乎可以说无枸杞不养生,因为在绝大多数的食补菜单中你都不难发现干枸杞的身影。
有趣的是,尽管干枸杞是如此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然而对于比它营养价值高出数倍的鲜枸杞,我们大多数人却有点陌生。
你不知道的枸杞君
“什么!这难道不是圣女果吗?”第一次见到鲜枸杞时,笔者跟大家是一样的反应,这个脸蛋红彤彤,辫子绿莹莹的家伙活脱脱就是瘦身版的圣女果嘛。
事实上,鲜枸杞果富含多达18种有益人体健康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据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表明,传统的食用干枸杞的方法,对于有效营养物质的吸收率还不到3%。例如晒干烘干后大打折扣的维生素C,它在鲜枸杞中的含量却是苹果的40倍,梨的28倍,西红柿的3倍!此外,β-胡萝卜素含量堪比胡萝卜,铁含量更是比牛排还高。难怪有人把鲜枸杞誉为“新时代水果王”。
一座难登的“珠峰”
其实也难怪生活在东部的我们对鲜枸杞不熟。我国的枸杞主要产地在宁夏等西部地区,而新鲜的枸杞皮薄肉嫩、水分多、糖分高,在运输中易变色、易氧化、易损伤,要保证鲜果的色泽和口感,对运输的要求极高,甚至被誉为“千年难题”。
鲜枸杞不仅全程都要将实际温度控制在0-2℃,且温度的波动要求控制很小范围,最高温不能超过4℃,同时在运送的过程中还要很小心避免颠簸碰撞。
以往业界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用泡沫箱加冰袋封装,然后经门店、分拨、逐级接驳转运再送到客户手中。这么做虽然能有效控制运输环节的成本,而实际上,在运输中冰袋不能满足稳定地调控箱内温度的技术要求,容易造成鲜果品质下降,并且中转、搬运次数多也容易导致果品损伤,导致最终的鲜果损耗率居高不下。
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难以把控的物流成本之间的矛盾,以及居高不下的果品损耗率使得长途运送鲜枸杞成为了一座难登的“珠峰”。在过去两年中掀起的一波波鲜枸杞热中,能真正实现预期的业者却没有几个,而对于种植户尤其是精准扶贫项目来说,道路依然艰难。
全程冷链送达的新鲜
科技改变生活,冷链丰富餐桌。拥有强大互联网基因的驯鹿冷链,运用智慧冷链的思路成功地攻克了这一难题。
6月22日,驯鹿冷链携手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政府、顶实仓储、甄会选、台湾绿色消费者基金会、全家便利、顶新公益基金会及座头鲸在宁夏何家沟村共同启动本次精准扶贫项目。首批鲜枸杞从宁夏固原出发,展开了一场时间与新鲜的马拉松。
次日,在驯鹿冷链的组织下,第一批盒新鲜的枸杞被果农们从枸杞树枝头摘下,并就地质检封装,乘上冷运的专车,发往上海。6月24日早上7点,经过两千公里路程的这批娇嫩的甜心小公主们就如约抵达上海全家DC仓。
从现场检测的温控数据看,尽管车外是炎炎的毒日头,车内的鲜枸杞宝宝们却丝毫不受影响。大数据平台也显示着这批鲜枸杞全程享受着冷链精心呵护,专车专运,全都美美地抵达了全家DC仓。
是新鲜,更是爱心
据统计,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多个贫困区,多个分布在固原市境内,占全省60%以上,本次新鲜到沪的鲜枸杞就产自于此。
本次固原鲜枸杞能够跨越公里,与消费者相聚,得到了当地政府及公益机构的大力支持,既是技术合力的成果,亦是多方公益协助的结晶。从精准扶贫出发,这也是驯鹿冷链打通农产品产业链、建立一条连接农业生产端和消费端的“农产品上行”高速路的一次实践。未来,驯鹿冷链将把更多像“固原鲜枸杞”这样的好产品送到千家万户,致力实现“创造农产品流通新价值”之使命。
这一次,驯鹿冷链不仅完美地实现了以可追溯的冷链技术来运送鲜枸杞,保证了鲜果的品相和口感。还通过大量的前期对车辆、路线、时效的精准模拟和测算,最大限度降低设备和人员损耗,控制运输成本,为客户提供了真正保质又保价可追溯的的全链路全场景冷链物流专网解决方案,同时又是一次成功的精准扶贫项目。
当然,最值得兴奋和期待的是,现在消费者就已经有机会在全家上海部分试点门店抢鲜品尝到驯鹿冷链为你带来的保留最原汁原味的鲜枸杞。未来,驯鹿冷链将致力于使命,让世界美食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