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之前答应过大家专门讲讲特罗姆瑟,这个我最喜欢的挪威城市,被誉为“极光之城”的地方,如果你到了挪威,一定一定一定要记得来特罗姆瑟打卡,来了这里,才对得起你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
北极首都
对于特罗姆瑟这个城市,我只能说我对它爱的深沉。它位于北纬69度20分,是北极圈内最大的城市,也是挪威最北的不冻港,拥有最北的大学城,极地博物馆、极地水族馆和世界上最北的啤酒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算是北极的首都。
by菲以特罗姆瑟人口接近7.5万,其中有14%是国际居民,还有一部分是以放驯鹿为生的北欧原住民——萨米人,多元的人口组成造就了这个城市的文化也是多元的,特罗姆瑟倡导:温暖、包容和宽容(warm,inclusive,tolerant),其中最核心的是宽容。
by菲以最能体现宽容价值是,至今特罗姆瑟北部的冰原上还居住着北欧的原住民萨米人,并且仍约有百分之八的萨米人以养殖驯鹿为生,过着较为原始的生活,与现代化的城市一起生活在这片极北之地。
by菲以如果有机会,可以去萨米人的家里做客,听他们讲他们的日常,你会发现在世界的另一端,有人过着你认知以外的生活。外面是皑皑白雪,坐在温暖的帐篷里,这种极致的冰与火的反差感,提醒你,这里是北极,世界的最北端。此情此景难免让人陷入一种迷思,生命到底是会因为获得什么而活得有滋有味呢?
by菲以在特罗姆瑟北部的冰原,最低的温度可到零下50度,他们全靠驯鹿的皮和毛抗寒,精美的驯鹿皮毛做的雪地靴能抗住零下50度的低温,驯鹿肉汤也是他们冬季必备,这是世上最能抵御严寒的肉食,他们的生活离不开驯鹿,养驯鹿就是他们萨米族人一辈子的事业。
Tips:萨米人是欧洲最大的少数民族群,分居在4个国家里:芬兰、挪威、瑞典和俄罗斯。萨米人属于北欧人种,有着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不同地区的人分别讲着不同的方言。
北极之门
特罗姆瑟曾是人们前往北极探险的停靠地,首个到达南极点的探险家、挪威籍人罗尔德·阿蒙森的雕像依旧耸立在码头上。如今特罗姆瑟还是去往北极的必经之路。无论来自哪里的游客或科考队,若要前往更北的斯瓦尔巴群岛以及北极点,特罗姆瑟都是必须停泊的驿站。
by菲以这个通往北极的必经之地也有自己的地标性建筑,那就是建于年的北极大教堂,有人说如果不来此处,就等于没来过特罗姆瑟。大教堂建筑外形极具未来感,就算是今天看来,这幢建筑也丝毫不落伍,整体呈白色三角形的雪山造型,拥有北欧最大的彩色玻璃窗,被誉为“不可不看的魅力彩色玻璃”。
Tips:北极大教堂因为游客稀少,不会收取门票,任人出入。北欧最大的玻璃窗约一百三十五平方米,玻璃颜色以黄、蓝、黑色为主,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人类拥抱苍穹的画面。
在特罗姆瑟,许多机构都带有“最北”的字样。而北极光天文馆和特罗姆瑟博物馆构成了位于世界最北大学的一部分,建于年的天主教教堂和新教教堂同是位于世界最北部的教堂,世界最靠北部的酿酒厂在这里有一家挪威北部唯一的小酒店。
极光之城
特罗姆瑟最负盛名的还是“极光之城”,据说,在这里呆上72小时,看到极光的几率高达85%,当然你不能瞎等,等候北极光也是需要技术的,北极光并非整晚都在天空出现,有时可能只出现半个小时甚至几分钟,通常在22时至次日凌晨3时是最容易看到的。
除了等候极光的自然降临,还有一种更刺激的方法,去追极光,只要追到云开雾散的那片天,便随时可能遇见极光!这也是在其他地方不能享受到的特权体验,千万不要因暴风雪放弃追光,往往暴风雪后的极光更为绚烂美丽。
Tips:极光是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流(也叫“太阳风”)进入地球大气而产生的一种发光现象。北极光是一年天每天都会出现的,但是要想肉眼观赏,就只有在黑夜中。当北半球进入冬季,越靠近北极圈,天黑得越早,像北极圈内的特罗姆瑟,从每年的11月22日到次年的1月17日,有持续近60天的黑夜,见到极光的几率极大。
谁也不敢说只要去了就一定能看到北极光,因为北极光是一种自然现象,也要看运气的。而特罗姆瑟的极光观测中心有对太阳活动的实时监测报告,如果到酒店前台询问,服务员会热心地帮你查询实时的检测情况,比如今晚看到极光的概率有多高,这种信息只是预报。看北极光最好是在晴天,要是乌云密布,云层会遮住极光。
特罗姆瑟还是个临海城市,天气变化非常快,经验丰富的当地人会根据天气状况及时做出判断和调整。当地的“极光向导”们对城市周边哪里是不错的观测点早已烂熟于心,跟着他们走总不会错。
北方巴黎
“北方巴黎“说的也是特罗姆瑟,年,一位法国旅游者赋予了这座城市“北方巴黎”的美称,餐厅、酒吧、咖啡厅遍布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挪威之最,如果你觉得巴黎的生活节奏已经十分缓慢,那么在特罗姆瑟的时光仿佛是定住了。
巴黎的色彩是鲜艳的,给人的感觉是鲜艳活泼的,特罗姆瑟也是一座鲜活的、浪漫的城市。由色彩丰富的老式木屋,散发着出岁月的味道,这是挪威在二战期间唯一没有遭到破坏的北部城市,这些木屋幸运的留存至今,并且受到当地法规的严格保护,连木屋的颜色都不可以随意改变。
特罗姆瑟与巴黎不同地方也挺多,地广人稀的特罗姆瑟没有交通阻塞的问题;居民也远比巴黎友善,在特罗姆瑟,只要有行人穿行,汽车会立刻停下来,礼让行人,在细枝末节出让你感受到属于当地人的温暖。朋友笑称保险公司在这里应该很赚吧,几乎都没有交通事故。
这里也有巴黎没有的极光和极夜、极昼与寒冷,这里一年中有5个月的气温在0℃以下,其中近半年时间都在下雪;巴黎的气温则要远远高于这座北极城市。但是相对于其他北极城市,特罗姆瑟简直是天堂,沿海受大西洋暖流影响,是挪威的不冻港,日常温度约零下5度,还算温暖。
Tips:对比一下,12月底的北纬45°的中国东北约零下30度,相对于位于极圈以内的特罗姆瑟,这个温度很宜人。
蓝夜之城
为什么在众多的北欧城市中,我只取特罗姆瑟这一瓢饮呢?除了极光,就是因为这片静谧的蓝色,冬季的特罗姆瑟进入极夜,每天最亮的时间是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但也只是蒙蒙亮,特罗姆瑟由此变成了一座蓝色的城市,天色在深蓝色和浅蓝色之间转换。
在这极夜的日子里,世界都是宁静的、和谐的,漫长的黑夜丝毫没有影响人们游玩的心情。漫步街头,居民的老木屋都刷上了挪威人钟爱的红色,无论走是岸边的、山坡上的彩色木屋,全都披上了厚厚的雪,在夜幕下的整个城市显得非常安静。
byJade特罗姆瑟作为北极的首都,它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散发着自己温暖;作为去往北极的必经之门,它向每一个向往北极的人张开了臂膀,让世人得以窥一窥世界尽头;作为极光之城,它给每一个追寻极光的人提供了最美妙最绚烂的视觉盛宴,作为北方巴黎和蓝夜之城,它的浪漫与美好都在蓝色的夜幕下呈现,在特罗姆瑟,你真切感受到一种属于北欧的魅力,爱上这种低饱和度的酷萌格调,注定还要再来!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配图/白鹭
文字/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