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北极持续高烧,史前生物频繁再现,尘封
TUhjnbcbe - 2025/4/29 21:07:00
白癜风青少年援助 https://baike.baidu.com/item/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22039760

我们知道北极属于极寒地带,常年被冰雪覆盖,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形成了数不清的冰川,冻土层。但近年来,北极的温度变得越来越高,6月20日Verkhoyansk小镇出现了38摄氏度的异常高温。这是怎样的概念?学过地理的朋友应该知道该地区位于北极圈的上方,也就是太阳直射点最少的地方,温度最低。如今出现38度的高温,不免让人发出疑问:地球这是怎么了?为何持续地出现高温天气?

史前生物遗骸频繁出现

北极有很多的冻土以及冰川,在北极圈内光冻土的面积就占据了地球总面积的1/5。大约在38亿年前,两极地区的气候还是比较适合宜居,所以很多史前动物都会在此生存。随着气候的降低,永久冻土层中的温度一般都是低于0摄氏度以下,所以深埋冻土层中的微生物无法自由地活动,从而处于一种休眠的状态。就这样许多远古时期的生物遗骸被保存的“完好无损”。

远古时期,猛犸象遍布北极地区,如今科学家发现多处猛犸象的遗体。据不完全统计,当地储存的猛犸象大约有50万吨左右,其中一根完整无缺的象牙重达50-60公斤,价格也很昂贵,大约每根能卖到3万美元。科学家就曾出土过一个完整的幼年猛犸象,经推测该幼年象可能无法适应冰川寒冷的气候,所以出生不久后就死亡了。

除了猛犸象外,还有很多远古的遗骸被陆续地发现,5.7万年前的远古灰狼遗骸,它的基本形态如身体的结构,皮肤,皮毛,四肢,牙齿,就连小鼻子也被保存的“完好无缺”。通过观察幼狼标本的头发,牙齿等推断它的死因可能不是饿死,也不是病死,而是因洞穴塌陷而死。

还有在西伯利亚的一个岛屿上发现了一只冰封3万年左右的洞熊遗骸,这只小熊保存的也是十分完整,牙齿和鼻子还有内脏都没有被分解。

前段时间一只幼年披毛犀被发现,神奇的是该只幼崽保存的非常完整,全身的牙齿,骨骼,器官等都未有损伤,甚至胃部还保留有最后一餐的食物。

经鉴定这只披毛犀大约生活在两万年前,那时高纬度地区冰川覆盖的面积比较大,气温很是寒冷。经科学家推测,这只披毛犀在迁徙的过程中由于不慎掉入了寒冷的冰河中,所以被冰冻了数万年。

病毒的袭来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这些冻土层中的生物不断地“重见天日”,对于古生物的研究来说益处多多,但科学家表示了担忧,因为远古生物遗骸的再现,代表着很多不知名的有毒微生物也会被释放出来。

我们知道在永久冻土中里边的温度很低,不含氧气,而且处于黑暗之中,非常适合微生物的生存。但随着气温的上升,微生物中的细菌就被激发了出来。如果远古时期大量的病毒被释放到空气中,对于人类来说将是一个空前的灾难。虽然说现在技术比较发达,但是在面对某种未知的病毒时,我们仍需树立警戒之心。

炭疽之灾

年8月,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亚马尔半岛上,一名12岁的小男孩因感染炭疽死亡,同时感染了至少20人住院。对此人们很是疑惑,因为该地区很多年都未有出现这种疾病,到底它是如何来的?

后来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这次的传染事件要追溯到年的一头鹿身上。当时这头鹿因感染炭疽而亡,然后被深埋在冻土层中。后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遗骸“重见天日”,病毒也被释放了出来,这些病毒被散发到附近的土壤和水中,结果导致附近的驯鹿被感染了。一传十,十传百,当地就爆发了炭疽热事件。

除了炭疽热之外,其中有一些对人类或动物无害的病毒如巨型病毒西伯利亚扩口罐病毒,西伯利亚软体病毒,巨型病毒米米病毒,潘多拉病毒等。可怕的是科学家在部分哺乳动物中发现了一种有毒的病毒如海豹瘟病毒(PDV),此种病毒在各种海洋生物中相互传播,速度之快。

总结

全球变暖是大势所趋,按照这个形势,未来两极地区的冻土还会继续融化,那么一些冻土内的远古病毒可能会再次威胁到人类,所以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刻不容缓。如果我们共同的家园遭到了破坏,未来人类的生存将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极持续高烧,史前生物频繁再现,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