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底,各大平台评选的年度热词陆续出炉,“云监工”作为开年热词,登上了多个平台的年度热词榜单。
“云监工”,原是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千万网友在线观看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24小时直播,主动充当“云监工”。现在泛指通过网络远程监督某件事的进展。
“云监工”不仅限于疫情期间网友们对医院的直播,同时也延续到了天猫双11开启的快递直播,这场直播吸引了超1亿人次的观看,其中快递机器人“”因为偷懒成为了网友们的重点盯防对象。
从一次次的“云监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种新的直播形式——慢直播。
慢直播的发展史
慢直播,是指借助直播设备对实景进行超长时间的实时记录并原生态呈现的一种直播形态。慢直播中没有主持人,也没有解说和互动,通常只是用固定机位拍摄,进行原生态的记录和呈现。
慢直播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年,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拍摄的慢电影《沉睡》,片中实时记录了诗人约翰.乔尔诺5个小时的睡眠过程。
年,挪威为纪念卑尔根铁路诞生百年播出了《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这档节目也采用了慢直播的形态,将7小时16分的行车时间原原本本地呈现在电视观众面前。这家电视台后续还推出了7天7夜的驯鹿迁徙播、通宵织毛衣等等一系列慢直播。
《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
这样的慢直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被我们运用在传播中,比如年上线的记录熊猫日常生活的iPanda熊猫频道,观测流星雨的慢直播。
这些慢直播,随着直播浪潮的发展,也逐渐变得常态化,但相比于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慢直播的影响力有限。慢直播中出现的亮点,也往往是以短视频的形式引起网友的注意。直到疫情期间,这样的慢直播形式才再次在网友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
不仅火神山和医院的“云监工”,疫情期间,央视频还在武汉大学、武汉长江大桥、等多个标志性区域开启了慢直播,让广大网友在疫情期间能够通过这样的慢直播了解武汉的概况。通过这些直播,慢直播再次走入了网友们的视线中。包括在国庆期间升旗仪式的多地联动直播,都是慢直播的一种。
这些直播中,有的是生活日常记录,有的是建造日常,有的则是大事件记录。但这些不同的类型归根结底都是慢直播中的一种。这些慢直播区别于疫情以来较为火爆的电商直播和氛围轻松、受到不少网友欢迎的秀场直播,有着自己独特的吸引力。
慢直播,用什么吸引观众?
1、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
首先,有需求才会有相应内容的出现。无论是国外的迁徙直播,还是国内的流星雨、双11发货直播,都是出于受众对于这些信息的需求。这些慢直播能够实时、直观地向受众传递最新信息,成为了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以双11期间的快递发货直播为例,网友们在大促期间消费之后,最为重视的问题无疑就是快递的问题,快递什么时候发,怎么发,什么时候能到,都是网友们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而快递发货直播无疑能够满足网友的好奇心和对于快递相关信息的需求。
2、区别于短平快的慢节奏
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下,拥有着“短、平、快”特点的短视频已然成为了受到广大网友欢迎的一种传播形式,快节奏、决策时间短的电商直播更是成为了人们进行消费的新型货架。
在这样的背景下,慢直播的异*突起无疑是为观众们带来了新的体验。面对着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不少网友开始陷入疲累,开始产生对于慢节奏生活的向往。慢直播,恰恰满足了广大网友对于慢节奏传播形式的需求。
在iPanda熊猫频道的直播,就把广大网友的目光聚焦于熊猫的生活日常。直播大熊猫在动物园中慢节奏的日常生活,憨憨的熊猫们让不少网友在评论中大呼可爱、治愈。熊猫频道的慢直播带给了向往慢节奏的网友们治愈感,同时这样的直播形式也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