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大家都收到礼物了吗
是不是圣诞老人驾着驯鹿车穿过烟囱送来的呢
今天小野就给大家讲讲圣诞老人的座驾-驯鹿
以及关于驯鹿,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
首先,请找出下面图片中所有的驯鹿
睁开
(图片可上下滑动)
答案是图2和图6才是真正的驯鹿!
其他分别为
图1大角鹿(已灭绝)
图3马鹿(马路?)
图4麋鹿(又叫四不像)
图5傻狍子(为什么想到了*)
图7驼鹿(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
没有答对?看来过年回家的火车票你一定没买上
没关系,下面还有一道送分题
请问下面哪一个是驯鹿的标志?
▼
其实是左边啦
50%的概率都没有蒙对?
还好意思舔着脸要圣诞礼物
你咋不上天呢?
接下来
小野教你一秒钟辨别驯鹿的办法
从此圣诞老人是路人
▼
驯鹿Raindeer,是鹿科动物中数量最多的品种,据调查全世界的野生驯鹿在年有万只。
驯鹿的肩宽可以达到厘米,身长在1.5米到2.3米之间。体重可达公斤以上,雄性和雌性之间也有体形差异,某些亚种的雄性体形可以达到雌性的两倍,但雄性和雌性驯鹿头上都长角,这也是驯鹿区别于其它鹿种的显著特点之一;长角分枝繁复,有时超过30叉,蹄子宽大,悬蹄发达,速度极快,尾巴极短。
以下是驯鹿分布图
大家知道看驯鹿该去哪里了吗
▼
看完以上关于驯鹿的科普知识
下面再来介绍一些关于驯鹿的
11个大家不知道的真相
▼
1.亚欧驯鹿和北美驯鹿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从历史上看,亚欧地区的驯鹿和北美驯鹿被看做是不同的物种,但实际上他们明明就是一家人。驯鹿主要分为两大类,苔原驯鹿和林地驯鹿,主要根据他们活动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来区分,而不是看他们所在的大洲。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驯鹿至少可分为9-13个亚种。不管分类标准如何,至少北极驯鹿这个已经灭绝的物种大家是再也看不到了。
2.他们有很多五花八门的名字
驯鹿Reindeer这一词来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语中的“hreinin”,意思是“长角的动物”。北美驯鹿Caribou一词来源于法语中的“snowshoveler,”指的是在雪地里寻找食物的动物。在许多东欧语言里,表达驯鹿这个动物的词根是“po?aw,”看起来根本不像是正经的字啊,这其实是伊朗语里“牛”的意思。把驯鹿形容成牛好像还蛮有道理的,毕竟在这些地区驯鹿也是可以吃的,人们还用他们的皮毛保暖,当做交通运输工具,实乃居家旅行必备的良品啊。
3.圣诞老人的驯鹿可能来自这里
圣诞老人的驯鹿可能来自斯瓦尔巴特群岛,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诗人ClementC.Moore的诗集《圣诞老人的来访》里,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了圣诞老人的驯鹿,并且形容他们是“小小的”。驯鹿家族里唯一能够称得上“小小的”这一词的品种,那可不就是斯瓦尔巴特群岛的驯鹿嘛,这个品种体重是正常驯鹿的一半,并且比正常驯鹿普遍矮个1英尺(大概30厘米)。奇怪的是,大家在电影以及动画片里几乎从来没有看过真正的斯瓦尔巴特群岛驯鹿。大概是长得太小上不了台面吧,影视剧里展示的驯鹿几乎都介乎于鹿和驯鹿之间的大小。
4.驯鹿的性别不好分
在大多数的鹿科动物中,只有雄性长角,但这一点放在驯鹿身上又不是很适用。驯鹿里的雌性和雄性都是长角的,但区分的办法还是有的,你仍然可以通过他们的角去辨别他们的性别。因为雄性驯的鹿角一般在冬季或春季自然脱落,而雌性的则是在夏天脱落。雌性驯鹿的体型比雄性明显小很多,如果你碰到一个特别大的雌性或较小的雄性,你也最好绕道而行以免被他们顶了。
5.关于圣诞老人座驾的性别迷思
前面一条提到,根据性别以及年龄的不同,驯鹿会在一年当中不同的时间段脱落鹿角,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猜测圣诞老人的驯鹿首先不会是雄鹿,至少不是上了年纪的。因为上了年纪的雄性驯鹿是在12月期间脱落鹿角,但我们在圣诞节看到的驯鹿都是有角的啊。这意味想要成为圣诞老人的驯鹿还是得吃青春饭的,必须是年轻力壮的雄性驯鹿才能为圣诞老人拉雪橇。至于雌驯鹿嘛,如果要成为一代鹿红就得不怕吃苦,也是可以进入圣诞老人拉雪橇阵容的。
6.驯鹿最初走红不是靠圣诞老人
在ClementC.Moore于年写下《圣诞老人的来访》之前,没有人把驯鹿和圣诞老人联系在一起。他在书里表示给圣诞老人拉雪橇的驯鹿有9只:猛冲者Dasher、跳舞者Dancer、欢腾Prancer、悍妇Vixen、大人物Donder、闪电Blitzen、丘比特Cupid、彗星Comet。至于最有名的小鲁道夫Rudolph,是作家RobertL.May出版了儿童图书《红鼻子驯鹿鲁道夫》后才正式出道并走红的,那是年以后的事了。
7.驯鹿是唯一可以看到紫外线的哺乳动物
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驯鹿是唯一可以看到紫外线的哺乳动物。人类所能看到的光线,在-纳米的电磁波长范围内,而驯鹿可见范围只在纳米波长内。这个范围内我们人类只能看到一片黑色,但还是足够让驯鹿在北极的泛着白光的环境下生活并看清事物。我们人类长期在北京可能连任何白色或没有颜色的东西都看不清,长期生活在北极可能会瞎,驯鹿们则看的一清二楚。
8.驯鹿天生能够适应寒冷的环境
生活在苔原地区是很艰难的,但驯鹿有着惊人的环境适应能力。他们在吸气入肺前用鼻子把空气变暖,呼出去的气凝结成水汽从而保持黏膜的湿度。他们皮下能够保留空气,这不仅是为了在寒冷的环境里生存下去,还使它们能够浮在水中,这对他们迁徙穿越大量的河流和湖泊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蹄子也很特别,夏季地面潮湿的时候,他们的脚垫会变软,为他们脚下提供更多的抓地力。在冬季,脚垫收紧,蹄子的边缘更加凸出,有利于他们在雪地和冰上行走。
9.驯鹿也爱旅行
有些北美驯鹿每年差不多要走上多公里,最远每天走37公里。速度快的时候,这些驯鹿每小时可以走80公里,游10公里。春天的时候,驯鹿迁徙大*的数量在5万到50万之间,但到了冬季,由于驯鹿进入交配季节,雄鹿之间开始相互竞争,迁徙的驯鹿数量则变得很少。像许多群居动物一样,驯鹿很小就要学会走路,小驯鹿在出生后90分钟就会跑了。
10.驯鹿与部落文化息息相关
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加拿大,驯鹿狩猎有助于部落保持活力,从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一路过关斩将近代。在今天的挪威,驯鹿诱捕器和捕兽夹仍然很常见,这些陷阱似乎和石器时代的没什么两样。而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驯鹿仍然是一个受欢迎的餐桌美食,那里的杂货店有新鲜、罐装以及风干的驯鹿肉出售。驯鹿内脏大部分都可以吃,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一些传统菜肴就是用驯鹿做的。千百年来,北美的因纽特人把驯鹿当做食物,用来做衣服,还有人用驯鹿做工具。直至今天,许多部落仍然遵循古老传统,从来不把驯鹿拿去卖钱,每次打猎时捕杀的驯鹿数量也是有限制的。
11.驯鹿曾经生活在南方
尽管现在的驯鹿只生活在北半球的北部地带,但在全球变暖人口大量增长的情况出现之前,驯鹿的活动范围比今天大多了。事实上在更新时时期(从万年前到1.17万年前)驯鹿曾经生活在美国的内华达州,田纳西州和西班牙。它的栖息地已在过去几个世纪大大缩小。19世纪时,驯鹿还曾生活在爱达荷州(美国)的南部地区。
至于9只驯鹿拖着装满礼物雪橇车
同时还能飞起来这一现象
科学家表示这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部分图文来源:Google/Tumblr/Wikipedia/Bing
「转载文章及合作事宜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