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自然博物馆之生存的智慧
TUhjnbcbe - 2022/3/16 17:01:00

今天逛了上海自然博物馆,没记错的话是第4次。又对宇宙大自然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比起海拔低的地方,龙胆在海拔高的地方叶片更小,枝条也更短,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保持植物内在能量散发慢。

这是自然界的一种生存智慧,植物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调整自己。反思人类,亦如是才是道。我们无法改变外在,唯有改变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

比如在稀树草原的金合欢,是多种动物的佳肴。金合欢长满10cm的刺棘,且会分泌高浓度的单宁酸,但为了避免过度采食;它为蚂蚁提供了蜜汁和住所,一旦“家园”被过度入侵,蚂蚁们会倾巢出动,为金合欢提供卫护。

但唯独长颈鹿灵活的舌头可以避开刺棘,并且能迅速在分泌*素或蚂蚁出击前转战下一株金合欢。这是金合欢“剑与蜜”的故事。

而獴和蛇也有类似的故事。蛇在草原中,用剧*来防卫其他动物对自己的攻击,唯独獴,对蛇*有天生的免疫力。獴机警灵活,因此蛇成为了它们食物链中的上等佳肴。

弱肉强食的秃鹫就没那么幸运。因为环境的变化,它逐步从清道夫成为了猎杀者。

在北极冻原,北极狼追逐着驯鹿,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堪称一场角逐,生存的双方机会并不平等,对北极狼来说一次狩猎的扑空或许只是丢失一顿午餐,而对与驯鹿来说,逃亡的失利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这是动物之间的因果,攻防与互惠、物种内的竞争与协作,世间万物繁衍生息的智慧,我们祝福它们自由驰骋,感恩有机会能够在自然博物馆体验生存的哲学和生命的轮回。

????????????????图来自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然博物馆之生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