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我国独一无二的驯鹿文化
TUhjnbcbe - 2022/3/25 14:29:00

↓↓↓点一下有惊喜

我从远古走来

驯鹿鄂温克人是我国鄂温克族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在大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中,以饲养驯鹿为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驯鹿鄂温克人在狩猎驯鹿和使用驯鹿以及饲养驯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用共同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出我国独一无二的驯鹿文化。

鄂温克人拥有中国唯一的驯鹿种群,是驯鹿唯一的饲养者,史称“使鹿部”。驯鹿鄂温克人的祖先,历史上居住在贝加尔湖东北部尼布楚河上游山林苔原高地,以及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一带的寒温带山林地区。到了18世纪,一部分驯鹿鄂温克人顺着石勒喀河来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兴安岭。这里因富有苔藓等植被,自然成为他们饲养驯鹿的天然牧场,从此,他们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大兴安岭这一美丽的山林。

相传,在很早以前,他们的8位祖先在山中狩猎,捉住了6只野生鹿仔带回饲养,久而久之,发展成了今天人工饲养的驯鹿。据有关专家考证,鄂温克人饲养鹿可追溯到汉朝以前,《梁书》中关于“养鹿如养牛”的记载指的就是这里饲养驯鹿的北方民族。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驯鹿在其他北方民族中都已先后消失,惟独在鄂温克猎民中得以延续。

驯鹿是一种生长在严寒地区的动物,对食物的要求和选择较高,以食森林中的苔藓为主,另外根据不同季节也喜欢吃一些青草、树叶、蘑菇之类。苔藓是一种低等植物,主要生长在大兴安岭西麓阴冷潮湿的地方,一年四季森林中都有,但生长非常缓慢。驯鹿和鄂温克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日常穿的衣服,休息用的铺盖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甚至包括餐饮器具等,都以驯鹿皮毛以及驯鹿骨等原料来加工制作。

长期以来,鄂温克猎民同驯鹿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对待驯鹿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但给它们取好听的名字,还给予百般呵护。他们#山清水秀好避暑?在自己设计的各种工具和衣服上,均饰有形状各异,精美异常的驯鹿造型或图案。每到节日,便像打扮自己的女儿一样为驯鹿梳妆,披红挂彩,还要挂上亮晶晶的铜锁;如果偶有一头鹿不幸死去,他们都会难过得失声痛哭。

此外,按照古老的风俗,驯鹿还是鄂温克人嫁娶的聘礼,男方求婚时,首先要带来若干头高大美丽的驯鹿;结婚时新娘也要带回数目相等的驯鹿,有的甚至还要多一些;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要牵着驯鹿在新搭的帐篷周围转几圈,表示人丁兴旺、驯鹿健壮。鄂温克驯鹿人还根据自己的生活,创作了《驯鹿神的故事》,《驯鹿情歌》等传说和歌舞作品。

鄂温克族服饰用的线也具有自己的特点。早期用兽骨磨成针,或用飞禽的硬翎削成针,不过得先用锥子扎眼后再穿针引线。也有用钢针的。线的原料早期为牲畜的毛、尾、鬃和筋,多用手捻制而成,结实耐用。棉线是缝制一般布衣、绸衣所用。衣扣曾用过铜扣、杏木扣、骨扣、银扣等,富裕人家也有用翡翠、玛瑙、珊瑚及各种花纹光润的小石头做扣子的。布扣和线绳扣是近几十年才有的,至于装饰,鄂温克人喜欢在衣服、靴、帽上进行装饰。不论男女的鄂温克族服装和领子都镶边,妇女喜镶绿边,也有用黑布镶边的。在靴子、套裤膝盖、烟袋、衣襟、开岔上都饰以各种花纹。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色,通过服饰看历史,不同的民族服饰都是中华民族的贵宝,需要大家共同守护和传承!小编在这里再次呼吁大家共同参与到保护民族文化中来,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文化的传承,《我从远古走来》56个民族服饰时装周,展现中华民族大融合以及大团结,中华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强,则国家强!《我从远古走来》民族服饰时装周,即将为您展现不同的民族服饰以及民族文化,让您亲临现场,体验56个民族服饰和民族特色。推动民族服饰的传承和创新,向世界展示国潮民族风,传播衣尚中国美。56个民族服饰嘉年华,形象代言人全国海选!凡形象好气质佳,均可参选民族服饰嘉年华代言人以及文化传播使者,中华56个民族珍贵的传统文化都需要传承,相信您也一定愿意为传统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来吧......都可以参与!

报名啦!报名啦!

"传递正能量,强我中国人”

招募民族服装设计师及代言人公告:

如果您热爱国潮风,爱设计,爱传统文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独一无二的驯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