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天雪地的北欧地区,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Moose驼鹿,它们体型巨大而且经常突然出现在公路上,由于驼鹿的身体结构和猛烈的性格,也造成了多起避让不急所导致的交通事故,每年都会有数百人因此丧生。
为了避让这些“拦路鹿”,北欧地区不得不专门立个警示牌,来提示人们注意避让驼鹿。与此同时,驾驶员想要安全避开,就需要在连续的方向变换中保持平衡。在这样的背景下,衡量一辆车紧急避障能力的“MooseTest”逐渐在北欧地区流行开来,入乡随俗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麋鹿测试。
1.“麋鹿测试”考验的是什么?如今,消费者愈发开始重视车辆的麋鹿测试性能,甚至有些人把麋鹿测试的成绩和操控性画上了等号。殊不知,从麋鹿测试的初衷来看,它是一种典型的主动安全性测试项目,是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基础动态测试,成绩越好只能说明车辆理论上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紧急闪避操作时的可控性就越好。
当然,在不同地区麋鹿测试的标准细则也有不同,主要有瑞典式和ISO-2两种测试标准。由于麋鹿测试是一项复杂且因素多变的测试项目,在选定测试标准后,测试机构往往也要反复验证车辆行驶表现,给出最终的测试结果。
麋鹿测试的成绩跟车辆的操控性并不能划等号。比如在西班牙汽车网站km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