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我们游览了根河市敖鲁古雅使鹿部落风景区。风景区建有敖鲁古雅文化博物馆,给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敖鲁古雅风景区大门敖鲁古雅部落是鄂温克族的一个分支,大约多年前他们从北极圈的列拿河南迁,到了额尔古纳河流域。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是狩猎,驯养驯鹿(又称角鹿)并使用之,所以这个部落又称为使鹿部落。年,国家实施保护生态*策,敖鲁古雅人走出大山,放下猎枪,被安置到根河市西北4公里的地方,国家开辟旅游业以增加敖鲁古雅人的收入来源。
数百年以来,敖鲁古雅人谨守着自己的古朴,虽然与现代文明隔绝,但他们似乎不愿被外界打扰,安之若素。
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猎人与驯鹿雕塑在敖鲁古雅风景区,保留了鄂温克族人的原始部落生活形态。
他们用多到数十根树干搭成的斜仁柱作为他们的住处。这种斜仁柱通常用桦树皮或兽皮蒙住,以遮蔽风雨和阳光。他们在这里打猎,放牧驯鹿。迁移时只须带走家中的什物。
原始部落的斜仁柱细察这种斜仁柱兽皮上的装饰,是不是很像汉字里的美字?在汉字里,羊大为美,人们最初对于审美的启发源于生活的实用。在鄂温克族人那里,是不是也以羊大为美呢?
斜仁柱兽皮上的装饰白桦皮斜仁柱鄂温克族在住宅条件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与其他部落或民族的交流中也在改进,有些斜仁柱的构造我们在室韦的蒙兀部落也看见过,对于鄂温克族来说,已经得到了很多优化。现在,由于保护环境,鄂温克族需要从原住地迁出。*府为了改善鄂温克族人的生活居住环境,投入巨资为他们建造了新的村落,鄂温克族人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鄂温克族人家鄂温克族人的新居村落用于捕鱼的装置我们在森林深处的小河里也看到了一种捕鱼装置,他们用许多细树枝拦在河道上,河水可以流走,而鱼则会被拦住。
鄂温克族人的狩猎文化、桦皮文化、萨满文化集中反映了这个森林里民族的全部生活。
骑在驯鹿上的鄂温克族人驯鹿成了鄂温克族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驯鹿对他们来说就像蒙古人之于马匹。
涉水的驯鹿桦皮制成的用具鄂温克族人用桦皮制作生活用具,可以说达到了精美的程度。而用鹿皮制成的冬衣,高贵华丽。
华美的鹿皮冬衣据说可以往来于神人之间的萨满萨满”,在鄂温克语中有知晓、通晓的意思。萨满既是一种宗教,也指一种人,这种人被认为是神灵与人间的中介,相当于汉民族里的巫觋,他们能以法术的力量,为病人驱*治病,为猎人祈福降恩。
萨满教信仰万物有灵在鄂温克族人的驯鹿苑,我们得以有机会亲密接触这种温驯的动物。驯鹿最爱的食物是一种森林藻类,这种生物藻类附生在岩石上、地表上甚至树干上,呈淡绿色,柔软成团。我们花点钱就可以从鹿苑买到。只要提着装有这种藻类的篮子,驯鹿就会过来。
用藻类喂食驯鹿而且,只要你怀着好意,通过抚摸方式,也可以跟这种动物合影。
跟驯鹿合影在走出敖鲁古雅景区之前,我们在鄂温克族人那里买了两个列巴和一些果酱,这种列巴为面粉加入鹿奶等成份烤制,抹了果酱,香甜可口。
鄂温克族人喜食的列巴-09-11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