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孟加拉国的一处难民营里,5岁的重庆小女孩金籽贝(小名:莎莉)抱着小小的尤克里里,手法并不纯熟地为这里的小朋友弹奏《小星星》,迎来小朋友们最热烈的掌声。Oncemore,周围的人发出欢呼,希望小姑娘再来一曲。
时空转移……
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株绿色的小树苗,正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已经6岁的金籽贝举着单反相机,“咔嚓”按下快门,记录眼前的变化。
再来到内蒙古根河,成群结队的驯鹿就像从童话世界里走来的一样,那穿得厚厚的鄂温克族大叔开心地给金籽贝打招呼时,小丫头的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你们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金籽贝的妈妈,80后的唐诗来说,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见识和快乐真的很重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从金籽贝一岁半开始至今,她们已经走过了13个国家和30多个城市。
12月13日,刚刚结束了甘肃之旅回到重庆的唐诗,带着女儿,为慢新闻记者讲述了她和孩子之间这段“与众不同”的童年故事。
一次特殊相邀
让她觉得什么是当下该做的事
和绝大多数的母亲一样,唐诗对女儿和儿子的童年特别上心,带着他们上过英语培训班、学过乐器、走过T台。
年4月的一天,一位北京的朋友打来电话,邀请她带着女儿一起,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前往孟加拉国一处难民营进行探访,为那里的孩子带去爱心和礼物。
第一次相邀就要去孟加拉国,还要去探访一群语言不通的孩子。唐诗说,当时脑子里满铺的画面就是孟加拉虎和野生动物的画面,而更多的其他,却想象不出来。
答应朋友后,她很快开始准备启程,为他们购买了许许多多的文具、画笔,带着女儿的尤克里里,母女俩就上路了。
难民营里有不少小朋友,面对他们这样一群陌生人的到访,孩子们起初的眼神是“怯生生”,而女儿一下子到了这样一个不太习惯的地方后,起初也表现得很害怕。
“妈妈,妈妈。”拉着妈妈的衣角,女儿往后退,“乖,小弟弟妹妹们,和你差不多大,不会说中文,你就和他们说英文吧。”唐诗鼓励孩子和难民营的小朋友们多做交流。
在组织者的号召下,她们开始把自己准备的礼物拿来一件一件地分发给当地的小朋友,懂事的女儿还用为数不多的英语单词告诉对方:“Youarelucky!”说完,给了一个热情的拥抱。
“我都惊呆了,孩子竟然用通用的语言——拥抱,来表达了我们的爱意,真的很不错。”很快,和当地小朋友们混熟以后,女儿竟然主动提出个要求:“我给她们弹一首《小星星》吧。”
说完,接过尤克里里,站在人群中,自然、大方地弹奏起来,她的弹奏技巧并不娴熟,她的曲子连贯甚至有些卡顿,但这声音确实这里发出来最美、最好听的声音。人群中,那些举着相机的年轻人,为金籽贝拍照、摄影,年幼的小孩儿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快乐地手打着节拍随声附和着,好一幅让人想按下暂停的画面,就此,在唐诗的脑子里留下了永恒的回忆。
回到重庆后,唐诗做了个决定,要让女儿和儿子做这个年纪最该做的事情——关心他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