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的敖鲁古雅,驯鹿生活的地方,圣诞老人的坐骑充满了神秘感。
敖鲁古雅丨第一次和驯鹿亲密接触
虽然大部分游客被驯鹿吸引而来,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认识并了解到我们还有这样一个古老又神秘的狩猎民族——鄂温克族。
敖鲁古雅乡位于根河市西郊北4公里处,紧邻S国道。是中国最后一支使鹿民族鄂温克族的聚居地。
敖鲁古雅驯鹿博物馆
不大,展示了鄂温克人的原始生活,有很多图片和物件
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提到的很多事物在这里都有展示,比如斜仁柱、乌里楞、靠老宝、佳乌、玛鲁神、萨满等等。
鄂温克族的历史与发展
“鄂温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
鄂温克人是中国唯一使用驯鹿的部落。多年前来自西伯利亚列拿河上游的泰加林高地,祖祖辈辈生活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五十年代以前,鄂温克族猎民仍然保持着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生活方式,吃兽肉、穿兽皮,住的是传统的“撮罗子”(由桦树皮松木干制成的尖顶型简易房屋),以驯养驯鹿为生。他们的驯鹿文化、狩猎文化以及桦树皮文化、兽皮文化以及萨满教文化,把北极文化延伸到了中国的兴安岭。
如今,根河以北,漠河以南共有6个猎民点,布冬霞部落在根河近郊的敖鲁古雅乡定居下来,有一部分人在山里放养驯鹿,大家平时就住在这里,有事就回去。他们靠经营家庭旅馆和出售驯鹿制品为生。由于人口不断减少,他们早就开始与其他民族通婚,纯正的鄂温克人已经寥寥了,而且由于没有文字,虽然老一辈的鄂温克人还可以讲鄂温克语,但是他们的日常交流语言基本是汉语了,而且说得非常流利。
在敖鲁古雅的博物馆看到很多鄂温克人照片,感觉他们的长相还是有一定特点,个子矮小,脸型扁圆,高颧骨,可能也是长期族群内繁衍所致。
随着现代文明的入侵,大多数人开始离开森林,但仍有小部分人生活在敖鲁古雅。
“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意思是杨树林茂盛的地方。
如今,这里成为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对鄂温克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有重要意义。
注意3个要点:(驯鹿以苔藓为食,可以在景区购买,10块钱一篮。)
①喂食的时候,把篮子举过肩,否则会被它们一下子吃光。
②它们没有牙齿,不用担心会被咬到。
③驯鹿可以摸,但注意鹿角是不能碰的。
虽然知道它们不会伤害人,但体积庞大的驯鹿齐刷刷朝我走来时,身体不自觉地往后退了几步。
当我被几只驯鹿紧紧地围住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们喘出来的热气,气息特别足。
篮子里的苔藓多,它们追着我走。篮子里的苔藓快没了,就轮到我追着它们了。
不得不说,圣诞老人真会挑爱宠,这驯鹿真漂亮!
Tips:
1.景区门票:80元;敖鲁古雅鄂温克狩猎文化博物馆:20元
2.驯鹿都很温顺,游客可以与其亲密接触,亲自喂食、抚摸、拍照。
3.景区内游人比较多(一般上午人会少一点),如果是太晚不建议进园,傍晚时分林区里蚊虫比较多。
4.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看驯鹿的景区也逐渐多了起来,得耳布尔附近的兴安神鹿园、漠河的最北驯鹿园都可以游览。
5.景区内的鹿奶列巴味道不错的,软软的,吃货们可以尝尝。
D1:海拉尔--莫日格勒河--金帐汗--额尔古纳
D2:额尔古纳--亚洲第一湿地--敖鲁古雅--根河--得耳布尔--莫尔道嘎
D3:莫尔道嘎--室韦-恩和俄罗斯民族乡
D4:恩和俄罗斯民族乡--白桦林--弘吉剌部--黑山头
D5:黑山头(拍日出)--33湿地--彩带河--呼伦湖--满洲里
D6:满洲里--套娃广场--国门--敖包--满洲里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