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敖鲁古雅,一场探寻神秘部落之旅
TUhjnbcbe - 2023/1/11 21:23:00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之前从未听说过敖鲁古雅这一部落,更不知它在何方?直至中央电视台播放纪录片《遥远的敖鲁古雅》,才知道在大兴安岭苍茫的崇山峻岭中隐藏着一支世世代代以狩猎为主的传奇民族。

也许是好奇吧,一个假期,我踏上了环游东北的旅程,其中一站就定在敖鲁古雅。敖鲁古雅猎民属于鄂温克族的一个分支,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他们祖祖辈辈以打猎和饲养驯鹿为主,被称为“最后一个狩猎部落”。

车在一望无际的林海里疾驰,车窗外,两边一片葱绿,苍翠欲滴,辨识度最高的是桦树、松柏,或高或低,密密匝匝攒聚在一起,努力向上生长着,也许粗壮代表着一种生命的力量。穿行于林间,最享受的莫过于嗅觉,空气清冽干净,沁人心脾。有那么一瞬间,我恍惚自己走进了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

时近中午,按导航的指引,我们来到了名为“敖鲁古雅”的景区,和当地景区的工作人员了解才知道,在本世纪初,为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府的资助下,敖鲁古雅部落放下手中的猎枪,走出深山老林,结束古老传奇的狩猎生活,搬进了新居。顺着他所指的方向,一排排整齐的新房伫立在不远处,外围一律是咖啡色,房顶尖耸着。据悉:鄂温克经历了四次大移民,但几次迁徙,鄂温克猎民都没有改变传统的狩猎和饲养驯鹿的生活方式,这次有所不同。

我的内心有些失落,来此的初衷是探寻这个古老部落的驯鹿文化。经过一番盘问,得知在林海深处还有几个猎民点,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我想,我的匆匆而来,配不上敖鲁古雅狩猎文化的丰厚吧?

无奈之下,我驱车返回景区,重叠着游人的脚步,走在景区的木栈道上。景区面积不算小,将敖鲁古雅猎民的生产生活、饮食起居、信仰等等一一复制。这里就算是我探寻狩猎文化的窗口吧。沿着木栈道,最先看到的是千百年来使鹿鄂温克人传统民居——撮罗子,类似于草原上的蒙古包,不同的是尖顶,呈椭圆形。它由若干桦木杆搭建框架,夏秋外面覆盖桦树皮或干草,冬春围兽皮,是一种极为简单的帐篷。

继续前行就看到了“森林之舟”驯鹿。驯鹿雄雌都有角,长相奇特,似马面牛蹄驴身,俗称“四不像”。它们性情温顺,善奔跑,是过去鄂温克人的主要生产、交通工具,敖鲁古雅部落也被称为“使鹿部落”。此时这些悠闲的驯鹿已经卸却了曾经的使命,那么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呢?

古老神秘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的古老传说、民俗文化都是依靠口口相传。而今,他们离开*牵梦绕的大森林,放下手中的猎枪,也放下了狩猎文化,那么,几世几年之后,这样民俗文化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呢?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根,敖鲁古雅部落的根也许在深山,在森林,走出森林的鄂温克人正在不断与过去告别,努力与未来接轨。我忽然想到一位专家曾这样说:“敖鲁古雅的使鹿文化,没有和其他文化碰撞和融合的机会,它的出路或许只有一条:要么永生,要么灭亡。”而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无法理解狩猎文化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美丽的风景,独特的文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敖鲁古雅,一场探寻神秘部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