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河畔
有一个隐匿于密林深处的神秘部落——
使鹿鄂温克部落
这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部落
世代生活在山林
以牧养驯鹿和狩猎为生
今年42岁的赵一霖
出生在使鹿鄂温克部落
从小与父母在深山密林之中
学习放养驯鹿
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去北京
寻找新的机遇
在积累了广告策划、互联网销售
等领域的工作经验后
赵一霖进入
北京市通州区新华邮*支局
成为了首都的一名邮递员
七点半是上班时间
赵一霖七点刚过就到岗了
“双11”期间
他要提前做好投递准备
上万份邮件、报刊
和堆积如小山的包裹
等待着他和同事们
赵一霖说:
“我刚来邮局工作的时候,
投递较多的是报刊和信件,
现在不一样了,
快递包裹比信多得多!”
这种情况大大加大了邮递员们的工作量
以往的邮递员
一辆自行车轻松走四方
如今
邮递员们的“坐骑”由自行车
换成了电动三轮车
大大小小的快递盒子在货厢中堆得满满的
对赵一霖来说
电动三轮车承载的都是
“沉甸甸的幸福”
他29岁来北京
从专职司机做起
做过酒店大厨,当过互联网销售
体验过很多职业的酸甜苦辣
他说:
“小时候我就特别羡慕那些邮递员,
骑着自行车轻盈潇洒,
给人们送信,
觉得他们被人需要,工作有成就感。”
最终他也找到了这份喜爱的工作
现在的他
每天要投递上千份报纸
上百个快递包裹
这样的状态他已经持续了多年
记者问他为什么如此坚持
他用红肿的双手拍拍身上的灰尘说:
“我是个普通的劳动者,
这就是我的工作。”
新华支局新华营业部经理聂青春说:
“部门有40位投递员,
赵一霖业务熟练,勤恳负责,
业绩也是名列前茅。”
赵一霖负责的区域
多年来从未有过投诉
在做好邮递员本职工作的同时
赵一霖没有遗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赵一霖从小就跟着母亲
学习制作桦树皮手工、鹿角雕刻
等传统工艺
为了保存珍贵的鄂温克文化
他在家中专门开辟一个小空间
进行桦树皮手工艺的制作和钻研
同时发动身边的年轻人积极参与
为传统技艺注入活力
在赵一霖的家中
数十件桦树皮制作的手工艺品
格外引人注目
赵一霖说:
“鄂温克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要把自己民族的文化传递下去,
以‘桦树皮手工艺’为代表的
这些文化符号能发挥作用,
我现在已经制作了五十余件,
未来打算办个小的展览,
原标题:《这名邮递员竟曾是大兴安岭牧鹿人!》